4月16日,中山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蔡洁挺在寝室“用自缢的方式”“选择了离开”。他的遗书最后写着“痛苦啊”,是用巨大的字体写了两遍。他想不开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论文收集资料太难无法按时完成只得延期毕业,二是工作难找多次被企业无视产生了很强的挫败感。(5月4日《新京报》) 据统计,我国数百万大学生每年至少有3000人非正常死亡,而选择用自杀为生命谢幕的悲剧比例畸高。蔡洁挺自缢身亡引发关注和讨论的原因,就在于大学生自杀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蔡洁挺自杀的原因并不复杂,毕业延期,工作难找,让努力和积极的生命遇挫凋谢。为此,中山大学历史系准备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指导帮助遇到困难的蔡洁挺们。这是为解燃眉之急推出的方案,帮助学生就业,进行心理疏导,具有很强针对性。但显而易见的是,蔡洁挺之死还有深层原因需要挖掘。 可以说,大学教育制度结构性缺陷是致命的:一则,小学、中学、大学并非成系统的教育,它们将生命划为不同的片段,而不是逐级提升;二则,大学学习过程过于死板,很难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前毕业,反之亦然,就像标准化的流水线,不从众就会孤立;三则,学习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并不一致,历史、文学等无用之用难成精英,软件、信息等有用之用脱离实际;四则,之前的生育高峰放大了如今的就业困难,有关系走遍天下,无关系寸步难行。 或者说,蔡洁挺的悲剧根源在于,学士、硕士、博士等精英教育是为了什么?大学教育制度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可是,仰观古今俯察中外,自教育出现的第一天起,它就有一个不会变的核心,即通过传授知识、实践能力、培养思维等方式,让人类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也就是常说的“社会化”。从自然、社会层面观察“社会化”,教育的最终价值在于培养完善的人。以此观之,自杀的蔡洁挺和现有教育制度各有不足,但社会化程度不足是两者共同的短板。 一个人遇到极大难处,活着需要千万种理由,死亡只需要一个闪念,教育能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让个体绕过生命陷阱,走向开阔多元的未来。故此,为了拯救蔡洁挺们,除了就业和心理援助,除了高校和教育反思,还需重新发现教育价值,让个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社会化,至少也可成为合格公民。拯救非正常死亡的大学生,应从大学教育自救开始,道理不言自明。 |
相关阅读:
- [ 05-04]高材生应注重舒缓毕业生焦虑情绪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