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院士制度尚无时间表,但路线图已经明确——“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学科布局、年龄结构、兼职和待遇、退休退出制度等”。有了这个方向,我们便可多一些乐观期待。】 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昨天在京开幕,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院士制度的要求,主要就是要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学科布局、年龄结构、兼职和待遇、退休退出制度等,以更好发挥广大院士作用,维护院士群体的荣誉和尊严,激励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才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关报道见6月10日《北京青年报》) 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技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在大众看来,获得院士称号,不仅是学术荣誉的象征,还是对其道德人格的最高肯定。然而,近年来一些院士频频陷入舆论漩涡,不少人提起院士不再高山仰止,也谈不上庄重和敬重。究其原因,一些不够检点的院士污染了院士的整体形象,一些院士在名与利的过度追逐中出现了角色迷失,甚至本末倒置。为此,无论坊间还是业界乃至国家最高决策层都关心和推动院士制度改革,从两年前的院士大会到去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到这次的院士大会,皆是如此。 院士制度怎么改?舆论的纠结点与院士大会传递的信号已形成对接,即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退休退出制度。 既然院士称号是学术最高荣誉,评选院士首先应该考虑其学术水准,谁的水平高应该选谁,而不能只盯着高官和高管,更不能让一些沽名钓誉之徒窃取院士称号。换言之,院士评选或增选应该遵循“只重表现,不论身份”,无论是不是高管或高官,只要有能力,就应该被择优当选,但是没有能力,就是高官也不能当选。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案例是,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为当选院士,组织30人帮其撰写专著,并金钱开道,最终仅以一票之差落选。如果张曙光当选院士,岂非院士之耻、中科院之耻? 张曙光未能得逞,并不等于院士评选就无猫腻,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等4名院士曾联名撰文,直斥“有些单位不惜出资‘公关’、‘包装’,以获得一名院士入选作为‘工作重点’,令人不能忍受。”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生前也表示:不少增补院士候选人,由“单位”出面四处活动,大肆送礼行贿,有的甚至侵占他人科研成果往一个人身上堆,或者举全系统之力包装候选人。 一些水平与道德皆令人不敢恭维的人,之所以觊觎院士头衔,在于院士具有极高的“含金量”。院士不但享有优厚的待遇保障,很多科研项目也唾手可得。对于一些已经位居高位的人来说,他们有了权还不满足,还追求荣誉,追求学术地位。追逐院士称号的不只是个体,还包括一些机构,如果某大学拥有一名院士,就有了科研资源的评审权、分配权。有的院士急于将名气变现,有的院士学术能力下降,失去了起码的科研能力,但因为头顶着院士称号,依然盘踞着一方阵地。 身为院士,更应该有责任,应善养浩然之气,发扬我国科技界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传统,应以身作则,严格自律,在攻坚克难、崇德向善中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国外也有院士制度,已经存在三百多年,不同于我们的是,在国外,院士仅仅是一种学术会员群体,并无特殊待遇,也无特权寻租的机会,还得缴纳会费。如果我们借鉴国外的经验,弱化院士的“含金量”,压缩院士权力变现的可能,进而打破院士终身制,由院士所滋生的乱象恐怕就无所依附了。 改革院士制度尚无时间表,但路线图已经明确——“突出学术导向,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改进和完善院士遴选机制、学科布局、年龄结构、兼职和待遇、退休退出制度等”。有了这个方向,我们便可多一些乐观期待。只要更好发挥广大院士作用,更好发现和培养拔尖人才,更好激励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才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便可大力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
相关阅读:
- [ 06-10]院士评选理应杜绝政府“推荐生”
- [ 06-04]“院士改作业”本不该成新闻
- [ 05-21]为啥张曙光想成院士
- [ 05-20]院士不该享受任何额外特权
- [ 04-30]当“布鞋”遇到“院士”
- [ 04-24]“扫地僧”院士只是被我们对号入座
- [ 04-24]院士可以有更多面孔
- [ 04-24]“光脚院士”背后的纯粹力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