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扶救送医:保持善行的纯粹也是“善”

2014-07-02 10:34:59 宋祖礼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当行善这一原本简单的社会行为,却因为过多的道德附会、社会批判而变得举步维艰,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及时填补行善者的精神报偿,更亟需减轻公众的“良心负担”。有人骑着摩托车出现交通事故倒地不起,要不要扶?湘潭大学教师李恒白的答复是:扶救送医、垫付医药费,并托人送去慰问金。(6月30日《湖南日报》)

仅就近几年的舆论状况而言,也许公众正在“行善”这件“小事”上遭遇前所未有的窘境。一方面,原有公序良俗对善行的奖励程序因个别人的污蔑而遭到破坏;另一方面,诸如“现金奖励”等急功近利的挽救措施将善行导入可兑现的误区,进而使得行善这一无须深思、事实上也往往来不及计较的瞬间冲动,附着上了过多的社会负担。

因为这种社会负担,“扶不扶”成为可供讨论的公众议题,而“无人扶”也渐渐由一种毋庸置疑的道德谴责,变成了相顾无言的情有可原。在这种精神窘境之下,“你懂的”成为大家彼此原谅、自我宽恕的麻醉剂,仿佛只要所有人都学会置若罔闻,这份“道德贫乏症”似的窘境便不复存在。

2010年,有地方市政府推出“现金奖励行善”,这算是官方对这种道德窘境的强势回复,却也成了对社会良知的莫大讽刺。善行本是道德感召下的一种自发行为,它由道德心驱动、经社会传递而获得价值,并在彼此传递的过程中形成社会良性循环。不管从哪个方向去看,这都是一个耻于言利的过程,用物质奖励的方法去修复它,事实证明并不有效,相反却可能将行善导向投机。

这种对投机行为的担忧进一步加重了行善的良心负担,自此,人们不仅因为害怕“被讹”而吝于行善,更会因为畏惧非议而不敢行善。总而言之,原本发自本心的纯粹德行,如今不仅不纯粹,甚至有些“不干不净”了,也难怪人们由疑虑而畏缩最终排斥之了。

从这一点来看,媒体以民间身份对行善者如李恒白等进行正面的报道、宣传是有教益的,它给当事人以精神报偿,同时也给公众以道德标杆。而之所以强调媒体的“草根”身份,是因为这种直接宣传式的鼓舞必须有所节制,否则它又极容易由精神报偿陷入“物质奖励”的怪圈。

善行是种无动机、无挂碍的纯粹精神冲动,它不需要心机重重的腹诽,也不需要过分铺张的褒赞。无论是媒体还是地方管理部门,都应为了保持它的纯粹而自设疆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