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保公交安全民警持枪上车还不够

2014-07-21 07:24:43 洪乐风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重回坦然行走于街巷的宁静,重回安静徜徉于站台的平和,更需要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臻于至善,让情绪在理性中宣泄,让诉求在车窗外表达。】

近期,杭州、长沙、广州接连三起公交车厢纵火爆炸。对此,公安部紧急部署进一步加强地铁公交安全保卫工作。在上海,各公交线路下周起将增派人手,随机“跳车”巡查可疑人员和物品。而在青奥会的举办地南京,民警更是全副武装,持枪登上公交车开展巡查。

治乱用重典。无论公交安全员,还是地铁、公交线路的持械巡视,皆属安全防范、震慑犯罪分子的有益举措。对待丧尽天良、残害妇孺之辈,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动用国家机器对其警示、防患于未然,都是法治社会的共有价值观。我们也期待,正义的枪声向着邪祟响起,让出行的安全不再成为焦虑。

而从国际经验来看,民众才是防恐、防暴的第一道防线。比如,“9·11”之后的美国,民众安全意识迅速得到提高,各界都在努力传达“人人反恐”的理念。拥有一定反恐常识的美国人,若在看球赛时遇到遗弃的包裹,会马上报告,如果周遭出现奇怪花果香味,则应怀疑化学物质的袭击。血的代价,换来了“不设防”向“全民反恐”的大转向。

相比之下,我们的民众安全意识在提高,但安全常识特别是处置知识、应急素养,是不是还有待引导和提升?北京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社区(村)已建立起一支近10万人的涉恐涉暴情报信息搜集队伍。但是目前这种做法,更多还是局限在举报线索、现金奖励的初级阶段,至于人人担责、人人行动的成熟模式,目前尚难以企及。

每一场悲剧都是个案,每一出个案都是偶发,治理者需要应对的,正是这些偶发的个案。这好比大海捞针,防不胜防。由此,我们赞赏民警、公交这些公权主体的作为,没有他们的坚守,乘客将面临更多未知的威胁。然而,扬汤止沸更需釜底抽薪,重回坦然行走于街巷的宁静,重回安静徜徉于站台的平和,不仅需要枪械、警犬与制服的正面出击,还离不开社区、街道、村落的十面埋伏,不仅需要民众自我安全与防范意识的提高,更需要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臻于至善,让情绪在理性中宣泄,让诉求在车窗外表达。

本报特约评论员 洪乐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