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朋友圈里的心灵鸡汤

2014-08-21 15:51:49 丁晓阳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就有了无穷无尽的至理名言、心灵抚慰、人生真谛,爱情箴言,说得头头是道,引来无数转发,人们趋之若鹜,似乎明白了许多哲理,也似乎有了心灵的平静和抚慰,网上把这种文字称为心灵鸡汤,专为那些整天忙忙碌碌为生活奔忙的人们准备,发布者不知其名,但俨然有了至圣先师的感觉,为人指点迷津,劝人回头是岸。

这类文章大行其道,其原因在于人们对人生道路经常迷失,心灵饥渴,无所适从。的确,走出校门,离开父母,闯荡天下,谁会对你耳提面命,谆谆教诲,谁又会对你用平易近人的口吻轻声慢语呢?所以,有了手机,这个形影不离伙伴之后,各种鸡汤就源源不断地涌进你的社交朋友圈了。

由此,就有了一门生意,一批鸡汤写手出现了。他们既占据着道德和理性的高度,又用着时尚而又亲切的语言。源源不断地借助情感纠葛、男女差异、职场打拼、风花雪月等交流利器,向人们灌输那些颠扑不破的至性真理。人们感悟着、转发着,似懂非懂,而又频频点头。于是一批半明半暗的网络大V又应运而生了。

不过,鸡汤未必就是心灵的钥匙。大众口味的鸡汤,可能好吃,但营养却不见得丰富,听起来头头是道的至理名言,往往与每个人的心理症状南辕北辙,一来二去,鸡汤也就变了味,成了赚取阅读点击量工具。

其实,心灵鸡汤也好,至圣先师也罢,从古至今,中国道德文化上的巨人比比皆是,经典文论汗牛充栋,何必要从这些快餐式的鸡汤中汲取营养呢?原因恐怕在于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了解得太少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太薄弱了,而现实又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那些似是而非的名言就成了人们频频转发的香饽饽了。

现实面前,让人们放下手机,转向阅读经典似乎有点不够现实,那么,就向那些网络鸡汤生产者提个建议,您能多读读,多看看真正的经典吗?这样您的鸡汤也有点文化在里边了,也算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大众化传播做了一点普及的贡献吧。

丁晓阳(资深媒体人)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