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应是十堰血案的帮凶

2014-09-04 11:15:42 冬月禾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据了解,东方小学共有17个班,学生总人数有900多人,平均每个班50多人,已超过国家规定的小学班级45人的标准。东方小学校长付清玉说,全校只有五分之一的学生是本地户籍学生,其他都是外转学生,这包括租房户、农村在城区买房等家庭的小孩。(9月3日人民网)

9月1日,一名学生的父亲闯入湖北十堰郧西县东方小学,刺死4人、伤5人,凶手跳楼自尽,让本应充满喜气的开学第一天全被悲痛笼罩。有媒体报道,犯罪嫌疑人陈某因女儿暑期作业没有完成,学校不让其报名而怀恨在心,遂进入学校作案。但这种说法,在犯罪嫌疑人父亲的否认声中只会显得苍白无力。

究竟真实动机几何,尽管目前没有官方消息,但恐怕无论如何,都与孩子报名不成脱不了干系。而“4次跪求老师让女儿报名”“孩子成绩差,上学期说尽好话才报名”的报道,进一步佐证了前面的推测。

若要对“报名难”刨根问底的话,东方小学基本情况里便能提供些许线索。“五分之一的学生是本地户籍”,可见外地学生比例之高。而如此多的外地生源涌入,任何一个学校都难以全部接纳。再加上明文规定的“每班45人”,班主任老师在学生报名时确实有足够的选择余地,“挑肥拣瘦”何乐不为?表现优秀的,老师当然喜欢,教学容易,还能为自己的教学水平加分;而成绩差的,就恨不得敬而远之了。因此,在本已满员的前提下,为难差生报名,并非没有道理。

那为何又会有如此多的生源涌入城镇?相信农村地方的很多家长,都有陈某之前相似的逃离农村经历。一来,乡村常常“无学可上”,即使有,可能也得走上很远的路程,这让七八岁的孩子如何吃得消?二来,乡村教育质量也难以比得上城镇,在读书改变命运的思想影响下,家长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即使负债累累也要在城里为孩子开个好头。另外,优秀教师很少能长期在最基层坚守,人才的流失,会进一步影响到乡村教育质量,而办学水平下降了,家长们就会更想逃离,如此恶性循环,到头来就是城里越来越“富”,乡上越来越“穷”。

这种“贫富悬殊”,尽管有部分教师“人往高处走”等市场化因素,但更多的是因为个别地方对乡村教育的不重视,认为没“搞头”,学生少,条件差,于是不顾实际情况将资源集中,大搞“规模化”,美名曰便于师生管理,实则更易出教育政绩“亮点”。如此一来,乡村地区几十里地才有一所学校司空见惯。而同样是出远门上学,很多家长当然会选择更好的县城。城里汽车多了,尚会堵车发生交通意外,而大量的人都去挤某个地方的教育独木桥,又怎能保证不发生意外?

英国的苏格兰铁路公司,曾想将只有一个人使用的布雷奇火车站关闭,但在这个人的法律维权之下,该公司不得不答应,只要他一天还使用这个小站,铁路部门一天就不会将其关闭。如此公共资源,是不是可给我们的基础教育一点启示?是不是只要当地有一名学生需要上学,我们的优质教育就不该远走高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