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来,郑州西三环塌了11次,原因一直是个谜。而昨天下午,郑州西三环与中原路立交桥下又现塌方,一辆公交车被困。此前有相关部门公开表示,会利用地质雷达探测仪探测,发现问题会及时排除,且已经有单位进行了探测,为何西三环上仍然接连塌陷?有市民质疑:“难道非要出人命,才会被重视?”(9月3日《河南商报》) 对公交车上的乘客而言,平白无故,突遇路陷,可谓是一个小小的人在囧途。虽然没有发生事故,但仍让人感到后怕。试想,陷进去的不是一辆缓慢行驶的公交车,而是一辆油罐车,或者是载满危险化学品的货运车,后果会是怎样?更何况,路陷是发生在立交桥下,倘若是路基出现问题,就可能出现桥面坍塌、车毁人亡的悲剧。 事实上,在这个路段,类似的塌陷5个月内发生了11次,可居然没发生一次事故,真可谓是好运当头。但运气不可能总有,依据墨菲定律,“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谁会担保第12次,还会这么幸运呢。然而,让人气愤的是,相关方面的处理依然是慢节奏。尽管表现的一直很“努力”,每次事故后都会表态,“将立刻探测并查明事故原因,并作出相关承诺。”可路陷却一直是“层出不穷”。 目前而言,虽不能断定,为何会发生路陷?可同一地点,5个月内塌陷 11次,至少说明该路段有问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试想,经常发生路陷的地基,如何承受立交桥的重压?因此,各相关部门要尽快改变打法,不能只是“自扫门前雪”,保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没错误。而是要联合诊治,尽快找到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路面出现塌陷,多与地面下方水土流失和施工后回填不实有关。而且,早有市民爆料:“4年前柿园水厂和白庙水厂管道爆裂、废弃管道并未挖出。”相关部门既有雷达探测仪的设备,又储备了大量的相关人才,只要各方联动,认认真真的将相关路段排查一遍,路面塌陷险情,并不难排除。事实上,相关方面缺的并不是方法,而是解决问题的动力。 有人说,发生路陷是因为部分城市“只重地面、不重地下”,只会在地上不停的“搭积木”,不会俯下身看看,积木是不是搭在沙滩上,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可为何相关部门喜欢在沙滩上“搭积木”呢?在我看来,主要还是相关单位好大喜功,而不会脚踏实地的干事创业。由于媒体的持续关注,相信路面塌陷将很快得到解决,可由此暴漏出相关单位思想上的塌陷呢?又该如何整治呢? |
相关阅读:
- [ 06-18]路面损毁严重找谁“报修”
- [ 06-05]禁令能否治得了“拉链马路”
- [ 05-19]“综合管廊”如何帮马路拉上“拉链”
- [ 05-06]路面成“黄河” 流出多少尴尬?
- [ 02-19]低温天气仍洒水 形式主义在作怪
- [ 12-19]高速公路要“省镜”更要好使好用
- [ 12-06]巨资修路 信息公开要充分
- [ 10-10]短命车道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