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绝大多数都发生在私密空间,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独处时,如果被骚扰学生要维权,首先就面临取证难的问题】 近日,教育部出台《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划出针对高校教师具有警示教育意义的师德禁行行为“红七条”,“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首次列入其中。《意见》明确,有上述情形者,依法依规分别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解除聘用合同或者开除(10月10日《北京晨报》)。 “为人师表、学高为范”是千百年来对教师职业的定位,尽管全社会都期待教师在拥有较高的学识之外兼具高尚的品德,可是由于当下教师职业资格准入没有设置品德门槛,无法将能力强品德低的人从招录环节过滤出去,其品德也只能通过录用之后方能“日久见人心”。教师品德低下的表现形式很多,但以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最为臭名昭著。 近些年发生在各类学校的教师性丑闻一再拉低教师职业的道德底线,不仅损害其所在学校及本人的声誉,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有些针对未成年学生的性侵害属于犯罪行为,虽然令人痛心疾首,可毕竟这些衣冠禽兽还是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而那些发生在高校的教师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事件,因为当事人基本都是成年人,有些具体行为并不触犯法律,如果涉事学校欲刻意掩饰往往内部软处理就息事宁人了,老师照当不误。可是此类事件的恶劣影响绝不会就此消失,而是会持久地伤害学风校风,污染道德风气。 在高等院校,如果出现教师性骚扰现象或教师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事件,负责监督的高校职能部门如何能够发现呢?如何做到不偏袒呢?性骚扰绝大多数都发生在私密空间,特别是教师与学生独处时,如果被骚扰学生要维权,首先就面临取证难的问题。成年的大学生可以自由地出入校园,性骚扰不一定就发生在校园,即便校园里也不可能到处安装摄像头。对此,学校监督部门是否能够保密、是否能够公正,学生不得而知。被骚扰的学生当然不敢贸然举报,绝大多数选择隐忍,这也纵容了那些教师更加肆无忌惮。 即便被抓到真凭实据曝光,事件也已经达到极其严重的程度,其结果就是举报者鱼死网破、被举报者身败名裂、校方名声扫地。另外教师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要比性骚扰更难发现,夹杂着爱情色彩的师生恋通常都是两情相悦,极具隐蔽性,师生恋是否一定不正当具体到个案也有争议,更遑论制定统一标准。 将“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列入高校师德红线,目的应该是加大威慑力强化防范的力度。可是如果不树立学校的公信力,高校性丑闻事件就只能等到曝光才会被发现,这样的师德红线就无法阻止部分高校教师的道德滑坡。该项制度的执行必须建立在校方职能部门的公信力上才有意义,让学生清楚举报的渠道并相信隐私不会被泄露,并高度信任学校的监督职能部门不偏袒、不选择性失明。 跟帖:红线不能虚设 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师德。一方面,必须要为师德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包括通过教育部行政文件的方式和通过修改、完善现行教育法律的立法形式。另一方面,必须要执行到位,也就是说,师德红线不是虚设的,而是带高压电的,谁碰触谁就必然受到严肃处理。这样一来,全国师德的问题自然就会得到有效治理,焕然一新。 山东 胡乐乐 |
相关阅读:
- [ 10-11]遏制高校性骚扰应有可操作性
- [ 09-11]防范高校性骚扰需个案纠错和反思
- [ 08-01]遭到性骚扰切莫默不作声
- [ 07-09]反性骚扰是一项“系统性任务”
- [ 10-31]上班迟到罚亲嘴是“性骚扰”
- [ 05-11]反职场性骚扰 用人单位需发力
- [ 05-09]反性骚扰路还漫漫
- [ 02-02]性骚扰披上“情感专家”的外衣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