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兴业杯屏山时评网络征文> 新闻评点 > 正文

车改摆脱补贴思维才能免遭质疑

2014-10-24 08:15:57 范子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对于车补是增福利的质疑,中央车改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车补是公务出行方式自主选择后各级工作人员公务出行交通费用的公共补助,它是一种改革性补贴。

车改试点若干年,一直有质疑声相随。究其根源,普遍采取发放补贴的方式,尤其是按照不同级别确定补贴标准的做法,给公众以公车“奶酪”动不得的感觉。现实中还出现了发放公车补贴导致地方支出反而加大的现象。这一次,顶层设计同样采用补贴模式,公众自然会对改革效果持观望态度。

从此前个别地方的试点来看,不管因公出行机会多少同等补贴,或者不同级别确定不同补贴标准,不仅公众舆论颇有微词,质疑补贴不该发或发得多,而且公务人员内部也有“想法”,基层人员叫苦补贴不够用,其不公平、不合理弊端显而易见。公务出行当然不能让当事人自己掏钱,但只有去特权化的车改才能既为民众接受,又能避免内部分歧。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路径或在于回归实报实销模式。

按照公务出行支付的实际费用,虽然可能操作起来烦琐些,远没有发放补贴那样来得简单、省事,却可以充分地体现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和厉行节约原则,进而以彻底告别公车特权的诚意,消弭公众存疑,赢得支持。(福建日报)

——江苏·范子军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