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共治”

2014-12-25 08:59:49 敬一山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最近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二审稿综合各方意见进行了修改,比如,删除了“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应当事先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实情况”的规定,但新增了媒体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将被追责。(12月24日央广网)

二审稿的修改,其实可从一定程度反映理念的调整。犹记得当初“发布信息要提前核准”的消息刚出,就受到广泛争议。现实中太多案例证明,公众的举报、媒体的跟进,是监督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途径。如果食品安全信息被政府部门单向掌控,无疑会削弱社会监督的合力。现在从“事前批准”改为“事后追责”,可以保证媒体监督更理性,也不会扼杀舆论监督的热情。

宽容鼓励媒体监督之所以重要,因为这代表的是“社会共治”。鉴于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仅靠政府部门的力量肯定是不够的。且不说一些地方政府,对辖区一些大企业可能存在纵容,从监管力量来说也难以做到“全覆盖”,从而会出现一些滞后。在这种情况下,民众和媒体的举报或曝光,就是非常重要的补充。

“共治”不能排斥社会力量,但主力军当然还应是政府部门。这次修法值得肯定的一点,是突出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主体地位。过去食安事件频发,并不仅是因为追责过于疲软,还和“九龙治水”的监管现状有关。“小事”没人管,闹大了法难责众,最后可能不了了之。在现代社会,这样的监管分工不可避免,关键是怎么让各部门实现“共治”,而不是相互推诿。对此,除了明确一个统筹部门之外,还可以考虑从问责上进行“倒逼”。这次的草案突出了对官员的追责力度,比如明确行政区域发生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把手”应引咎辞职,对各部门失职、渎职也有更严厉的追责规定。这些“紧箍咒”的存在,可以督促“一把手”发挥更积极的协调作用,对于各部门负责人来说,警钟无疑也已敲响。

在食安问题上,多数人的感受是直观的、具体的,关心的是遇到食品安全事件,该找谁反映、谁来解决等。理性的修法,需要更好地“对接”这种感性需求。判断法律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不是条文在纸面上看起来多么美好,而是能否便利执行,效果能否让民众直观感受到。但愿这次的食品安全法,可以形成一个“社会共治”的有效网络。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