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春晚再见老面孔该喜还是该忧

2015-01-29 14:46:31 苑广阔 来源:长沙晚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据《长沙晚报》前日报道,央视羊年春晚语言类节目举行终审。自1986年第一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起,从来没有缺席过央视春晚的著名相声演员冯巩,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春晚常青树了,如果顺利,冯巩将连上春晚30年。央视春晚作为中国收视人数最多的大型晚会,一个演员能够在此走过30年,这确实是一种莫大的成就和荣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连上春晚30年”又是一件让人高兴不起来,甚至是令人担忧的事。

笔者承认如冯巩一样的“春晚老人”,30多年来向观众奉献出了无数的经典文艺节目,给全国亿万观众送来了无限的笑声与欢乐,他们为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些“春晚老人”的作品,并非年年都是经典,并非个个都令观众满意。尤其是时代在变,观众的口味也在变,可他们表演节目的套路却没变。这也就意味着,一些人眼里的春晚常青树,很可能也已经成了一些人眼里的春晚“钉子户”。

前几年,网络上曾经热传一个“最不想看到的春晚十张脸”的帖子,包括赵本山、郭达、黄宏、蔡明等春晚老面孔悉数上榜。难道这仅仅是全国观众的一种喜新厌旧吗?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更多的还是因为这些演员捧上的春晚年夜饭,不符合现今观众的胃口。

从这些演员个人得失的角度来看,跟无数梦想了一辈子都无法登上一次春晚舞台的各路艺人相比,他们无疑是成功的。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在一个舞台上长盛不衰;再说,即便离开了春晚舞台,他们一样可以以评委、导演等身份为春晚做贡献,为全国观众做贡献。

“连上春晚30年”的背后,是国内曲艺的后继乏人,是中国群众文化创新面临的困境。那么,要想寻找人才,要想创新,何不从春晚老面孔让贤开始呢?把机会让给更多年轻人、新面孔,说不定春晚又是另一番精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