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不如打工的”是官本位思维
2015-03-16 15:47:2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全国人大代表、济宁市市长梅永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所有工资收入加起来,才7000一个月,谁相信啊?下面的县委书记、县长一个月收入3000多,还赶不上在工厂打工的。”(3月15日南方都市报) 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官员就是高人一等,工资、福利待遇等一定要高于普遍人。因而,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使得许多人把“做官”作为最大的目标。“县委书记、县长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还不如一个打工的”这句话,影射出某些人没有把县委书记与打工者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觉得县委书记工资不如打工者是不正常的。有这种想法,是把县委书记当作一个“权贵”,却没有把其理解为一份职业,有了这种“官本位”思想在作祟,心里自然就不平衡了。 其实,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县委书记与打工者虽然看起来差别很大,但实际上只是工作岗位不一样而已。如果没有打工者,你这个县委书记就是再有水平,城市也不可能发展得起来。再说,打工者虽然很难干县委书记的事情,那县委书记也不见得能干好打工者做的技术活。再说,县委书记干的是脑力活,而打工者大多做的是体力活,都是社会分工的需要。县委书记可能工作是忙一点,早上8点出家门,很少在晚上8点前能进家门。而大多数打工者可能天不亮就得起床,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在为生机奔波,一些打工者连春节与家人团聚都很难。因此,不管是县委书记还是打工者,既然选择了各自的职业,就不能抱怨,只要干好份内的事就行了。 每个人都有选择职业的权利,如果觉得做县委书记工资低吃亏,完全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正如习总书记说的,“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实际上,一些官员觉得自己工资还不如打工者,只是想为自己争利而已。试想,如果他们觉得打工者工资高,待遇好,为何不让自己的子女去打工呢?我们听说过名牌大学的寒门子弟因为没有工作而去摆地摊的,却没有听说过哪个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大学毕业甚至没有大学毕业而找不到工作或者去打工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县委书记不是天生的“贵种”,也不是比打工者高一等的“权贵”,而是一个职业。“县委书记工资不如打工的”是一种“官本位”思想在作怪。人各有志,每个人只要把自己放在与别人的同等的位置上,多为别人想想,心里就舒服多了,就不觉委屈了。 |
相关阅读:
- [ 10-10]诺奖对中国科技界真的重要吗
- [ 09-11]如何浇灭考碗族们的公考热情?
- [ 08-26]在平淡中品尝幸福的味道
- [ 07-17]车改更要作风改
- [ 07-09]处理公开信事件,考验厦大是否真有官本位作风
- [ 07-09]让“当官好得不得了”真正成为想象
- [ 05-27]能源系官员“密集落马”带来警醒
- [ 04-09]贫困县的豪华官衙“住着”何种面子观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