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自愿报名的自主招生更健康

2015-03-17 10:06:43 肖应林 来源:长沙晚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继3月5日北大清华公布自主招生简章后,昨天,北大清华公布了自主招生计划。其中,两校已实施多年、备受社会关注的“校长推荐制”不再保留,均实行考生网上自愿报名。(《长沙晚报》3月17日)

北大清华这两所大学发展至今,于中国,无论是在家长还是在考生心中,基本犹如圣殿。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高考通道,还有了一个新变化,那就是依据各项办学指标,全国各地被两校认可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些高中学校,校长可以实名推荐优秀学生,最多两名,在招生录取时可享受相应优惠政策。

应该说,“校长推荐制”并不是坏东西,尤其在我国,相比于之前的“一考定终身”,它对于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确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理念。但从此前的实践来看,不得不遗憾地说,或许是中学校长们出于各种考虑,甚至是压力,这一制度在实际执行中,已有走偏的苗头。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之前有资格推荐学生的学校和校长,绝大多数遵循的依旧还是学生“成绩”这一原则,对外解释就是某个学生“确实有实力”。这一方面能让人理解,另一方面恐怕也有违推荐的本意。至于借推荐之名行徇私之实的,虽不多见,却也成为人们的担心。

综合各大媒体的报道来看,导致这一变化最直接的因素是,根据教育部最新下发的《关于做好2015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高校自主招生“不得分配推荐名额”。无疑,这中间有着防止招生腐败的先手。尽管从两校目前公布的自主招生方案看,依然有着看重高考成绩的“影子”,但不能不说,从“被校长推荐”到“自愿报名”,由招生学校组织的专家进行审核,只要符合相应条件,同样可以成为北大、清华校园中的一名学子,这无疑是个更让人高兴的制度变革。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那就是我们的高校为何要推行“自主招生”?如果比照历史上那些因为偏科等各种原因考不上北大、清华,却最后成为“大师”级别的人物,显然,今天的自主招生,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要求,还是学校的自主跟进,都在拷问。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