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根本上说,公立医院改革之所以步伐蹒跚,都是“钱”惹的祸。政府主导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对公立医院予以足够的财政支持,避免公立医院陷入不得不去挣钱的困境。】 1日召开的中央深改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改革,坚持分类指导,坚持探索创新,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 公立医院破除逐利机制,民间早有呼声,相关改革试点也一直在推动。近年来,各地公立医院的改革探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在降低药品价格、扩大医保覆盖面等方面,效果明显。但是,公立医院改革尚不能让民众满意,医患矛盾有增无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改革涉及医疗、医药、医保等领域,抓手虽多,但重点不够突出;另一方面,对于公立医院改革缺乏推进思路,要么基于财政负担考虑,不敢扩大改革面,复制改革成果;要么把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与降低药品价格、使用大型医疗设备价格对立起来,不仅没有解决看病贵问题,反而增加了患者负担。3月25日启动的重庆新医改7天就夭折,就是一例。 从根本上说,公立医院改革之所以步伐蹒跚,都是“钱”惹的祸。仅在口头上、文件中明确了公立医院的公益定位,而在实践中不能落实,公立医院就不能不考虑成本核算、医护人员待遇、医患纠纷风险成本等问题,就不能不选择过度医疗、拒治难症、对有无医保实施差别治疗等逐利模式,失去应有的公共性,成为事实上的市场主体,导致看病贵、看病难等现象。 让公立医院从逐利纠结中解脱出来,政府需要多担当。这是因为,改革总有一个谁主导的问题。在目前的公共医疗卫生网络中,公立医院处于主体地位。因此,政府理应成为主导者。也只有政府主导,公立医院改革才能把握总体态势,及时作出评估,适时予以修正。 政府主导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对公立医院予以足够的财政支持,避免公立医院陷入不得不去挣钱的困境。将财政主要用于公共事业,本就是财政改革的主要方向,公立医院承担着主要的社会医护功能,理应是公共财政拨付的重点领域。 政府主导公立医院改革,还有助于协调降低药品价格等相关改革的进程,明晰“以药补医”等说法的是与非,压缩药品在医院使用中的寻租空间。 本次会议强调“政府办医责任”,号准了公立医院不姓“公”的脉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把公立医院养起来,成为唯一主体。在公立医院改革的同时,还需要继续培育社会资本办医院的环境,通过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的适度竞争,建立立体的医护体系,缓解公共医疗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 该统的统起来,该放开的放开,公共医疗体系才可能回归本位,对看病贵、看病难这一顽症,也才能开出根本性药方。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