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益临近,很多家庭开始讨论填报志愿的事。据我了解,计算机、机械工程、电气工程、金融学、法学、行政管理等传统热门专业,依旧很受欢迎;哲学、古代汉语等专业则很冷清,有些考生仅将它们当作考进重点高校的权宜之计。 深度的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专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逻辑和实际需要。专业本无冷热,何以出现冰火两重天?静思之,答案很简单:决定专业“温度”的,是其毕业生就业面的“宽度”和就业薪资的“高度”。 现如今,社会评判一个专业的优劣,是以该专业的就业能力以及变现能力为衡量标准的。上网查看各类专业的情况,能够看到铺天盖地的盘点:就业面最宽泛的十大专业、最有“钱途”的十大专业、没毕业就被“预订”的十大专业、各专业之就业“英雄榜”……然而,正如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所言,除了专科学校旨在培养专门人才外,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从来就不应以就业为导向来办专业。 扪心自问,我们寒窗十余载的学习、深造,难道只是为了就业?促使我们增长知识的动力,只是去谋取一个用以生存的饭碗?除了“光鲜地生存”,我们再也不对其他方面有兴趣?也许我们一直以来都颠倒了先后次序:学习应以志为先,因志趣选择专业,志趣在兹,必然念兹,自然学有所成。有所成便有所用,到时所收获的,绝不仅仅是生存手段这样的物质价值,更是增进了人类知识、发展了自身志趣这样的精神价值。因此可以说,学不以致“用”,“用”应为水到渠成。 专业的“冰火两重天”,显示出人们对专业变现能力预判,还说明当今社会依然将各行业划分为三六九等。这种对行业的或拜倒或歧视,最终又加剧了人才资源在行业间的非优化配置。 哲学使人通透,古代汉语使人博大,古生物学蕴含着生物进化与自然演变的原理,这些被视为“冷门”的专业也有大学问。我们应该如何颂其功伟,又如何斥其无用?又是一年高考时,多少学子能守住自己的“志”、实现自己的“梦”?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