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于文,可以修学储能、锤炼修养,全方位地拓展人的视野、丰富人的学识;可以使人站高望远,客观全面地了解社会,成为复合型人才】 “博学于文”,说起来容易,做到却很难。“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也是一样,读书万卷,无书不读,勤于思考,方可练达。 记得读中学时,我遇到了一位在同学眼里很“怪”的数学老师。他时常“不务正业”地携带着数学之外的《论语》等书籍,用抑扬顿挫的腔调念着古文教育大家,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等等。当时,我是数学课代表,很受他的关照。他经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立于世,一定要博学于文,厚积而薄发。做到这一点,要从阅读经典开始。”他的谆谆教导,深刻影响了我,使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锲而不舍地践行。 作为人类文化和思想精华的经典书籍,阅读起来有难度,却很让人受益。对此,我深有体会。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乃是因其经过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选择,经久不衰,自然不是一两次阅读就能完全领悟的。我采取细读、精读,先后阅读了《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通过一次次的重读,每次都能体会出不同的味道,获得不一样的感悟,提升了自身修养和品性。 我也深知,光读经典还不行,还需读法律、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书籍;光读中国的书还不够,亦需大量阅读人类文明中的其他有益书籍。比如,读《国富论》后,方知财富的来源是什么;读《论法的精神》后,发现法律原来还与气候、土壤、民族精神、风俗习惯等有关系;读《正义论》后,才深刻理解“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的丰富内涵;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感动不已,等等。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懂得,“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没有广泛阅读、博采众长、集思广益,就很难汇百家之说而成一学。尤其是参加工作后,这个体会更加深刻。从事财税工作时,我为以前阅读大量经济方面的书籍而庆幸;从事文字工作时,则获益于自己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阅读众多门类的书籍,使我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式。当我不被别人理解时,会提醒自己“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当我苛求别人时,会首先反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别人做了于我有亏的事时,则会更多地想一想“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大量的阅读教会我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使我找到人生的坐标,更好地适应日常秩序。 当然,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学海无涯、知识无限。如何做到博学于文呢?对此,我一方面讲究方法,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案,另一方面,端正心态,将读书作为一种自觉自发行为,追求精神愉悦,注重日积月累、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力争实现质变,形成宝贵的精神财富。 博学于文,可以修学储能、锤炼修养,全方位地拓展人的视野、丰富人的学识;可以使人站高望远,客观全面地了解社会,成为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创造更灿烂的人生。 (作者为中共青海省委政策研究室干部)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