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公职人员吸毒源于“三圈”不净

2015-07-03 15:55:16 王强 来源:环球时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公务员中有吸毒者已不再是新闻,但日前公布的《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首次提到“中国吸毒群体向……公务人员等人群扩散”,以及随后媒体爆出“近年来累计抓获吸毒公务人员有1400余人”的相关报道,还是让人吃了一惊。

自1979年10月发现新中国首例毒品入境案始,吸毒人员呈现蔓延趋势,有无业青年,有成功商人,有影视明星,如今又出现了公务员吸毒。按理说,作为具备一定知识水平和品质素养的公务员,难道不知道毒品的危害吗?毒品成瘾性很高,一旦踏入绝非轻易可弃。吸毒者毒瘾发作时不但自己痛苦万分,其匪夷所思之举更易伤害他人、危害社会。如果说普通人吸食注射毒品只是造成这种“点对点”的伤害,那么公职人员吸毒,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吸毒则很可能造成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损失。

然而我们通过媒体公开报道可以看到,今年4月,原湖南岳阳临湘市市长龚卫国涉嫌吸毒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并被免职;云南楚雄州州委副书记、州长杨红卫因吸毒落马;安徽宿松县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局长余刚,伙同他人吸毒被公安机关抓获……事发后,昔日同僚均吃惊地回忆起在办公室、在会场、在公众面前,这些“毒官”毒瘾发作时的语无伦次与怪异举止,基本上已无正常思维。那时那景,谁能保证他们的决策不会使党和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那时那景,人民群众又作何感想?

毒品猛于虎,危害早已为人所共知,国家对此也有严刑峻法,为何屡有公职人员以身试法?细思之,无外乎“主动试、被动吸、无意尝”等情况。调查发现,“毒官”滥用的多为冰毒、K粉等名字稀奇古怪的新型毒品,官员吸毒,很多是毒腐相连。公职人员与毒品的第一次接触,多发生在交际应酬中。诱使公职人员吸毒的企业老板或社会人员无非是看中他们的权力,用毒品“绑架”为其谋利。也有的公职人员自身生活圈子不洁净,周围人把吸食新型毒品当做交往方式,“上等人都玩这个”等观念在朋友圈中流行。还有的基层干部工作生活压力大,在“试试”的心态下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可见,公职人员吸毒,说到底就是由于“娱乐圈”“社交圈”“生活圈”这“三圈”不净而引发。

根治公职人员队伍的吸毒问题,必须多管齐下。既要设置“红线”,警示公职人员不敢涉毒,更要严肃法纪,敢于“刮骨”,震慑公职人员不能涉毒。另一方面,要倡导公职人员建立“新三圈”,多入“群众圈”“知识圈”“家人圈”,在家庭、社会多方努力下,提升公职人员抗毒“免疫力”。广大公职人员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洁身自好。只要我们坚持从制度方面着手,治吏禁毒,同时又加强公务员的自律自省意识,形成良好社会氛围,就能够有效避免公务员队伍遭遇毒品侵蚀,并最终和全社会一道打赢这场人民禁毒战争。(作者是武警政治学院副教授)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