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托关系上学受骗”板子该打谁身上?

2015-08-25 17:07:10 杨朝清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自知孩子积分低进不了公办小学,家长们就四处想办法,可谁知被诈骗分子利用,不仅钱没了,连孩子入读民办校的报名时间都错过了。近日,福建厦门市思明区莲前派出所通报称,一男子为还赌债,四处编造自己在教育系统有关系,可帮忙上公立学校,诈骗24名家长共计18万余元。(8月25日《东南快报》)

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抑或大学,“托关系上学”骗局一再得逞的背后,是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强烈的渴求。一旦通过制度化渠道难以达到目标,一些人便试图通过剑走偏锋的方式来“变不可能为可能”。家长们渴望孩子上个好学校的“父母心”,成为骗子眼中的“生财之道”;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双方在“托关系上学”上形成了利益合谋。

如果说“托关系上学”是一种罪恶的话,惩罚的板子却不能全部打在骗子身上。许多上当受骗者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而是要实现不合理的利益诉求。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利用身世背景、人脉关系等社会资本,来钻制度的“空子”和监管的“漏洞”,在本质上是一种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缺失的产物。

在这起骗局中,受害者大都为没有当地户籍的外地人。家长们之所以“托关系上学”,是想给孩子一个向上社会流动的机会,避免出现一些学者所担心的“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找的工作越差”的“下沉螺旋”现象。老百姓期待的教育公平不仅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学上,也要让他们都有机会接触到优质教育资源。正是因为教育公平没有真正实现,才会让一些家长走上投机之路。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资本,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社会流动。不论受教育者来自哪个阶层,都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人生突破。只不过,在向上社会流动困难、阶层固化的当下,“寒门难出贵子”已经引发了许多人的成功焦虑;而在一些困难家庭当中,“读书无用论”、“知识无力感”颇有市场。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未来的希望”。只有用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让优质教育资源能够更多地惠及普通民众和弱势群体,教育这盏“希望之灯”才会更加明亮。只有让社会流动渠道越来越畅通,“托关系上学被骗”的悲剧才会不断减少。

短评:被骗的家长也该反思

张翼

骗子固然非常可恨,可是,受骗的人们,难道不该有所反思吗?想必一定有人会立即提出十万个理由来替他们辩护,就城市公办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做出列举,对外来民工子女入学机会扩大的必要性提出意见,就招生制度本身的透明度和包容力给出建议,这些都是宏观背景,也的确需要系统性改进。

但是,在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整体格局之下,在现有的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同时并举的招生制度之下,在现有的积分入学的既有制度规范下,从制度执行者,到每个普通公民尤其是外来工家长,只能在法治语言的范围内,争取自己和子女的合法权益,包括争取自己这个群体的子女入学机会,而不是奔向非程序的选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