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如东县环卫处南区60余名环卫工人每人领到一个“白盒子”,根据要求他们上班时必须佩戴。有环卫工人称这一做法让他感觉不自在,也有市民表示这是对环卫工人的不尊重。对此,如东县环卫处一名负责人解释称,该设备为便携式定位终端,是为了实现智能环卫管理的一种手段,管理者也需要携带。(9月16日《现代快报》) 除了环卫工,管理人员也要佩戴这种“定位器”,看起来一视同仁。但复杂之处就在于,处于不同的岗位,对这一有着人身监控意味的技术管理手段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比如底层的环卫工,一般工资低,工作环境较差,处于管理环节的最末端,这些往往决定了他们对于外界的尊重和信任会更为看重,在心理上也会更为敏感,所以对之排斥心理自然更大。在这一点上,说明这项管理举措实施之前,管理者的“换位思考”其实是做得不够的。 就管理成本来说,这似乎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只要提前投入一笔费用,就基本可做到杜绝所有的管理死角,实现“高效管理”。但现实看来,其实未必。一来,机器的轨迹监测毕竟单一,并不能还原所有的具体场景,何况环卫工作属于动态的户外作业,他们所面临的工作情况要比GPS记录下的行动轨迹复杂得多。二来,让环卫工随时带着被监视和不被信任的感受作业,相信工作效果好不到哪里去。这样一来,反倒可能是得不偿失。 这一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背景便是当下“智能环卫”的趋势,但至少在现在条件下,单纯对环卫工实施的“定位”管理,其实与智慧环卫并没有多大关系,而不过是一种管理上的“偷懒”和对概念的偷换与异化。 运用技术提升管理效率,无可厚非。但倘若技术的运用少了人性的考量,只能与最初的预期管理目标背道而驰。当前现在各行各业,似乎都在强调借助技术更新来提升管理效率,而越是在这样的潮流面前,越要警惕技术与机器对于人的尊严、温情与人性的剥夺。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