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恋爱课”,看“重”也应看“轻”
2015-09-22 08:19:5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2015新学年首周,天津大学学生们拿到手的选课手册中赫然列着一门《恋爱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开课单位是校团委,两个学分,将于寒假过后的下学期开课,累计32个学时。实践部分是包括社交礼仪培训与恋爱沙龙实践,使同学们“学以致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待人接物的能力,同时,“将课程里面习得的知识学以致用,交到了一个好的对象,可以酌情给满分。当然,前提是课程的内容一定需要好好修完。”(9月20日中青在线) 在中国校园,似乎“恋爱”就是禁忌。自上学以来,父母管、老师查,唯恐学生早恋。当然,大学恋爱已经不算是早恋,但长期以来严格的“防早恋”管理,却极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两个极端:盲目恋爱或者不会与异性相处。 如今,“恋爱”作为一门课程提上了高校“课程表”, 这无疑是一件“令人振奋”的消息,这不仅是对中国式教育的突破,更是提高了高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待人接物的能力。既提升了大学生的交际能力,又获得了心仪对象,不得不说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难怪网友直呼“得课如此,复何求哉”。然而,“恋爱课”既应看“重”,也应看“轻”。 一方面,作为一项新的突破,应看“重”恋爱课的实际意义。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应仔细研究“恋爱课”的教学方式,注重实际意义,保证课程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此,才能体现选修课的辅助指导作用,才能促进高校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才能有利于“恋爱课”在其他高校的推行。其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而不是采用“授课”的方式,这都是一种好的尝试。 另一方面,也应看“轻”恋爱课。不应本末倒置,把“交到了一个好对象”作为唯一评分标准。毕竟,感情之事,不能仅靠技巧,更要靠真心。若因“交到了好对象”而给“满分”,难免会把学生带入误区。毕竟,“恋爱只有当它是自由自在时,才会叶茂花繁”,若给恋爱带上“修学分”的枷锁,难免沦为“牺牲品”。这不仅失去了恋爱课的本来意义,反而成为恋爱路上的“绊脚石”。 正确看待“恋爱课”,把它看作一个平台,一种方式,甚至是一位“导师”,而不是一个标准,一份模版,甚至是一把“枷锁”。指导大学生待人接物,甚至找到一份好的爱情,但也不可盲目依赖,毕竟,没有一份爱情,是通过技巧得来的。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