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社交平台迅速普及,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渠道已经从短信时代、飞信时代进入微信时代。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微信群也一样,群里家长、老师的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交织在一起,于是,就有了争斗、猜忌、恩怨,看似一团和气,实际上暗流涌动。(9月28日《中国青年报》) 无论是家长QQ群还是微信群,确实方便了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学校的新政策、班级的新课程、老师需要家长配合的教学提要,都能够第一时间通过家长群进行传递。家长群的功效很多,但有一点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手机短信、QQ群、微信群,提供的都仅仅是一种信息交流平台,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家长与老师会面,不是真实的情感流露。 如果硬要说家长群的建立,有效地拉进了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情感沟通的话,那么家长群也就实实在在成为一个上演现实版舞台剧的场所,看不到真实的喜怒哀乐,看不清家长、老师的内心世界,而群里任何言语的裸露、任何“偏激”行为的不经易表露,都可能会触动家长们、老师内心底处脆弱心弦,最终导致家长群里的互相猜忌、盲目攀比、阿谀奉承。 在虚拟的交流空间里,家长们往往为了让孩子在老师那儿不受冷落,增强在老师那儿的印象,都会抛弃自己在社会当中的所有身份,以一个“听话者”的姿态在家长群里进行讨论,对于老师布置的任何事项,都会不遗余力地加以表现,看似一种良性互动,实则暗地里家长群已经成为拼家长智慧、拼家长实力、拼家长语言技巧的一个场所。 孩子的教育需在社会、学校、家长来共同承担,特别是学校与家长间的良好沟通对于孩子的培养能够起到事倍功半之效。但该如何建立起家长、老师之间的有效沟通,如何共同来完成好对孩子的教育,这还有赖于老师、家长之间的信任。而这种信任的建立,并非一个电话、家长群所能代替的,需要学校重拾“进家门”式传统家访。老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到学生家坐一坐,利用晚上和双休日进行家访,既是一种责任的体现,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家长、学生感受到亲切和温暖。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很多家庭都散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家长每天也在为生计忙碌,这些都为进家门式家访增加了难度。但为了孩子能有一个好的成绩,相信任何一位家长都愿意暂放手中的活计,与老师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的。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出台相相应的制度和激励措施,不仅要将进家门的传统家访纳入老师的教学评估、评职称当中,更要为老师继承好进家门的传统家访提供便利和保障。如此,才能有效增进老师、家长之间的了解、信任,家长群里上演的江湖恩仇记才会有完美结局。 |
相关阅读:
- [ 09-23]6岁男孩“扶梯卡手”,同行家长在干什么
- [ 09-23]收集详细家长信息,到底想干啥?
- [ 09-06]教师不得问家长工作,还家访吗?
- [ 08-31]把“入学体检”的选择权还给家长
- [ 08-26]军训季需要家长一个正确的态度
- [ 08-19]八岁孩子上不了学,家长的责任不可推卸
- [ 08-17]“熊孩子”机舱大便,家长素质如何起飞
- [ 08-16]老师“性敲诈”家长,为何不开除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