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担心屠呦呦不敌黄晓明是“价值多元恐惧症”

2015-10-14 11:22:40 胡欣红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最近,一篇题为《黄晓明PK屠呦呦:一生努力不敌一场作秀》的“深度好文”走红网络。

作者感慨于各大媒体铺天盖地争相报道黄晓明的婚礼,而屠呦呦的报道明显冷清很多,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屠呦呦是谁的强烈反差,发出了一系列“深度”追问:难道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不是屠,而是黄吗?难道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靠演艺圈推动的吗?难道“中国梦”要落到“戏子”身上吗?……

说实话,对于那些娱乐明星,我向来没有什么感觉,心中对“明星婚礼秀”更有些不以为然。但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是在法律范围内行事,怎么结婚是别人的自由,看不惯就絮叨几句也无伤大雅。然而,看了这篇夸大歪曲、深文周纳的所谓“深度好文”后,我有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

我并没有觉得两者的报道有何强烈反差。获诺奖之前,的确鲜有人知晓屠呦呦教授,但获奖之后,屠教授绝对是一鸣惊人。这位85岁的老太太一时成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连其旧居也热闹起来,传出能卖1.5亿之后,当地政府明确表态要进行保护,甚至一封不知猴年马月写的亲笔信也在网上被人高价拍卖……如此热度,难道还逊色于公众对黄晓明的婚礼的关注?

除了有夸大歪曲事实的嫌疑之外,文章还试图通过无限拔高的方式对公众进行道德绑架。在崇尚价值多元的时代,科学家和娱乐明星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黄晓明和屠呦呦作为两个不同领域的代表,又怎可简单PK呢?国家富强固然有待于科研的兴盛,可幸福的生活离不开丰富多彩的娱乐,怎么能用同一个标准评判科学家和娱乐明星贡献?

黄晓明的婚礼秀即使存在探讨商榷的余地,也应该就事论事,可以从承担社会责任的角度提醒明星们顾及个人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切不可通过盲目的评判得出“一生努力不敌一场作秀”之类哗众取宠、蛊惑视听的结论。这种“戏子误国”的腔调以及上纲上线的做法与开放文明的时代精神极其违背,倘若任其对社会公众进行道德绑架,就会让社会的价值观从多元退回到一元,岂不谬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