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强调,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一系列“超常规”举措、政策“组合拳”,将带来多方利好。 中国扶贫已到关键时刻。精准扶贫相当重要。扶贫要有针对性,要直面贫困群体最关切的问题,以有效帮助他们脱贫。脱贫不只是一个阶段的收入结果,而更应关注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问题。 增加财政投入,实际是给贫困地区输血。对于扶贫来说,这非常重要。如今剩下的贫困地区多属于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要凭自身力量来脱贫难度很大。财政投入增加从外部为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精准扶贫需要做到专业扶贫。否则,不仅扶贫效果可能不明显,而且扶贫资金也可能打了水漂。专业扶贫要根据贫困地区和人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持力量。基础设施投入应视地区而定。不同地区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仅道路建设,就有公路铁路等可供选择,公路又有什么等级的公路可供选择。因地制宜,不浪费也不滞后的基础设施是扶贫政策应有的选择。 扶贫的目标是脱贫。从政策目标的实现来看,成本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不是所有地区都需要开发。一些需投入巨资才可能改变基础设施状况,可能要做的不一定是改变基础设施。特别是,一些生态条件地质条件不太好的地区,盲目投入可能会导致环境的进一步破坏,与可持续脱贫目标背道而驰。 移民可能是更优的政策选择。移民不是简单地让一些人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更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地方。移民政策要有效,就不能不注意人力资本投资,让移民拥有新的劳动技能,从而能够较快地适应迁入地的生活。此外,移民要在新环境下生存,必要的人文关怀也要注意。人生地不熟,可能让移民感到生活的不适,而选择搬走,导致搬迁政策的失败。 一些公共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如能优先安排在贫困地区,对贫困地区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将是明显的。公共项目可行性评估中如能加入这一优先项,对改善扶贫意义重大。 精准扶贫要充分发挥金融的力量。财政资金毕竟是有限的。如在扶贫中能够借助金融力量,则财政资金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甚至还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民间资本逐利目标与公共项目的运作相结合,只要有良好的合作机制,财政资金和民间资金的长处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促进扶贫政策目标的实现。金融机构,特别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优势,在保证金融政策目标实现的同时,促进扶贫目标的实现。 精准扶贫,不仅仅要直面贫困群体,而且要注意扶贫方式的专业性。扶贫要特别注意脱贫之后的返贫问题,要改变纯粹的输血机制,形成造血体制,让贫困人口人力资本得到改善,让贫困人口有适当的可持续的就业机会。所有这些,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共同作用。所有这些,都要求财政和金融力量的完美配合。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