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重阳节,让关爱老人的议题再次走到了舆论的聚光灯下。据报道,有这么一群老年人,大多年过半百,本应在家乡安享晚年,却要离开生活已久的故土,来到陌生的城市落脚。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来往于家和幼儿园之间;他们每天带着孩子,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谈论着家长里短,交流带孩子的心得体会;他们生活的重心就是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老年漂。 桑榆未晚,为霞满天。子女在外闯世界,他们跟着漂晚年。所谓叶落归根,老了老了,就该回家了。而他们,却在人生的晚年时光,远离故土,隔绝乡音,在陌生的城市洪流中,操劳着,挣扎着,寂寞着,生存着。 这是一个数量庞大却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一项调查显示,虽然65%的年轻人认为父母没义务带孙子,但68%的年轻人仍将孩子托付给父母带。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针对316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的人表示身边存在老年漂现象。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上海老年漂人口已近16万人。 老年漂成为城市中的寻常风景,既是亲情召唤,亦是公共服务功能不足的代偿。一方面,年轻人背井离乡,传统家族观念需要家的圆满,记忆纾解空巢老人的尴尬与困境;另一方面,虽则中国大陆的家庭劳务不如常规职业一样被重视,但也正是有了这些老年漂,才填补了本应由公共服务去组织和构建的育幼等基础职能。而在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区,相关机构早在各个社区遍地开花。 在城乡二元格局尚未打破的今天,老来漂在城市,即便生活无忧,一样有自己的烦恼:故土难回,乡愁难解。从熟悉的生活环境走向陌生的生活范式,未知的生活,全新的关系,这样的挑战,纵使适应能力更强的年轻人,怕也会心有戚戚。有专家曾专门在老年睡眠障碍门诊中做过统计,发现给年轻人带孩子产生心理压力的老年人,竟占到了门诊病患的三分之一。 据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数据,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已达到2.02亿,具有慢性疾病老年人多达1亿。65岁至69岁年龄组人口健康素养水平最低,具备健康素养的人不到4%。这个时候,一旦医保等基本兜底制度不能有效互联互通,老年漂一族的医疗保障,都将成为个人及家庭难以承受之重。 此心安处是吾乡,不是家,才叫漂。给予漂泊老人市民身份,在权益与自由层面享有户籍人口同城待遇,这才是解决老年漂问题的根本路径。不过,在户籍制度未有深层调整的时候,解决漂一代父辈的归属与身份难题,似乎依然遥远。宏大的变革固然很难,细节的服务并不算奢望。比如在衣食住行上,给老年漂同等优惠,发挥社区的组织协调功能,关爱他们的晚年生活,引导子女在奔波之余,关注进城老人的精神需求……凡此种种,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无论年迈时漂在哪里,都是宪法意义上的公民,都该享有尊严的人生。关怀身边的老年漂一族,城镇化该拿出制度化的脉脉温情。(福建日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