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反向春运”是一个多赢的善举

2015-12-11 07:36:30 陆玄同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坐火车回家,无奈抢不到火车票;乘飞机回家,恐怕得花去一个月的工资。两难之下,一些在大中型城市打拼的上班族,打算过一个“反向春运”年,将父母从老家接到工作地过年。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一些省市到南京的火车票要比南京去那里好买得多,而机票也是飞到南京来便宜。因此,一些南京上班族打算将父母接来南京过年。(12月11日《现代快报》)

春运的特色就在于中国历史悠久的“年情结”,在外打拼一年,春节无疑是最令人兴奋的一件事。然而火车票难买令许多人望而却步,大包小包的行李礼物也使得春运回家路特别繁重和艰辛。其实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回家看看父母,一家人团聚吃一顿温馨的年夜饭,聊聊生活的艰辛。但是话说回来在外打拼的游子带回家的都是喜悦,谁又忍心在难得相处的几天里向父母诉苦水呢?不让父母担心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安慰。既然如此,“反向春运”将父母接过来过年岂不是一个多赢的善举?

其一、躲开了春运人山人海的拥挤和“长途行军”的奔波,完全有精力和时间为迎接父母做更多的准备;其二、可以很有效的释放春运购票压力和运输压力;其三、“反向春运”会让同向的客源减少,相应的对车票的需求也会减少。那么“黄牛”们的受众自然就会减少,可起到减少和打击“黄牛”的作用。

由此可见,“反向春运”的实现需要的只是一个观念的转变,从“一票难求”的尴尬中解放出来,抛却许多纠结,还可以节省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了却诸多烦恼,同样可以减少了国家组织春运的压力,不失为一种利人利己利国家的大好事。那么在自身条件的许可下与其抱怨者参与这场“大迁徙”,何不身体力行,从我做起,换个思路岂不是柳暗花明?当然这不是笔者臆想,已经有很多人在实践、若更多人加入其中,相信这个多赢的善举会发挥出更大的效力。

话说回来,要想改变这种固定的单向思维需要时间,需要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因为社会发展的不均衡使得地域性特别明显,而打工者所处的城市也并不能带给多数人归宿感和安全感,即便他们能够拼搏的有一处蜗居,但心还是在流浪,人始终在漂泊,而这个显得更难解决。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直陷在一个思维漩涡里,固执的认为过年就一定要回家,其实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然而家不只是房子。或许我们更多的人都有“恋土”情结,总认为家乡的年才更有味道,更绵醇。

不可否认“反向春运”是个良策,但这需要更多有坚定信念的执行者。当春运大军的流向一分为二时,试看“春怨”还会存在吗?各种因为火车票的争执和抱怨还会这么激烈吗?春运这道难题必然随之解开。

当然这种夙愿的实现,需要铁路和政府部门积极思考,为那些“反向春运”的民众提供诸多便利,比如可以车票打折、政府慰问等,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应对“逆向探亲”的保障机制,来吸引鼓励更多的人来完成这多赢的善举。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