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改革还有哪些现实难题待解?
2015-12-17 17:32:5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福建省公车改革工作正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从《方案》内容看,范围全面、措施详尽、方法得体、可操作性强,毫不夸张地说,此次公车制度改革,必将释放更多社会红利。一方面,实行定额交通补贴制,公务出行社会化,既经济又实惠,能够节省更多公共资源。另一方面,从岗位设置来说,很多单位部门不再招聘专职驾驶员,既符合精兵简政的要求,也减少了财政供给成本。再则,没有公务用车,也就少了些许特权,同时也降低了腐败风险。 推行公车改革乃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只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又难免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为改革带来一定阻力。当然,公车改革面临的挑战,并不仅仅是福建的“专利”,全国各地均要做好克难攻坚的充分准备。笔者认为,公车改革能否大获全胜,划清“权”与“利”的界限很关键,还需围绕现实难题,作好相应的制度补充,避免因“消化不良”而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要解决工作积极性可能减弱的问题。以县级部门为例,以前,大部分公务人员因工作需要,到基层开展群众工作,一般都会调配公车或者租用专车,来去方便、省力省心。现在,公车没有了,所有公务人员下乡,不但要自费出行、还要自主选择交通工具,多少会有点不适应。有些公务人员为了减少麻烦,工作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主动联系基层的时间少了、亲近群众的时间也少了,把公车补贴装进腰包,仅仅成了一份额外收入。那么,如何提高公务人员服务基层工作的积极性,正是公车改革之后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要解决工作效率可能降低的问题。老实说,乘坐公车到基层督促指导工作,一天之内可以完成多个点位的走访,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可以节省时间。取缔公车之后,对于一些偏远地方,原本只需半天时间,现在却要花上整天或者更多时间,工作效率随之降低。因此,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我们还需进一步深刻反思,不断探索创新,在保障工作效率方面寻找一个完美方案。 再次,要解决地方财力供给不足的问题。全面公车改革之后,实行公务出行“包干制”,很多地方将按照公务人员职务层级划分不同标准,以定额交通补贴的形式予以补助,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然而,给公务人员发放交通补贴,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地方财力状况,部分贫困地区确实面临较大压力,这也是造成公车改革进展参差不齐的原因之一。正如专家所言,如果考虑把公务员公车补贴拿入日常工薪,对减缓地方经济负担,或许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推行公车改革的确还存在很多现实困惑,但却不能知难而退。改革不但要进行,而且还要进行得全面彻底,需要迎接挑战、克难攻坚的信心和勇气。只要我们在思想上防止懒惰、行动上积极配合,结合实际、查漏补缺、打好制度补丁,公车改革就一定会取得的实质性突破。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