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万元鱼宴与“新”新闻体

2016-02-17 10:35:46 施经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这几日,哈尔滨万元鱼宴新闻狠狠地刷了一把存在感。

与去年的青岛大虾事件有所不同,在经过媒体几番报道之后,这起事件的真相依然扑朔迷离。按理说,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不难考究清楚,寻找事件的相关人——主要是商家和消费者——查证相关证据,辨明其真伪,谁是谁非就能浮出水面。可是,在万元鱼宴事件中,新闻被以连续剧的方式推出。最初是自称被宰的消费者在微博爆料,之后,以“万元鱼宴宰客”为主题的新闻便铺天盖地流传开来,报道产生的巨大影响直接推动了官方调查的出炉。可惜,官方调查看来也只是一面之词。在网友的千呼万唤下,消费者终于在微博上以书面形式再度亮相,不过,真相依然云遮雾绕。相信读者阅读上面的说明会感觉疲累,新闻本该以报道事实作为核心工作,可是相关新闻却满足于截取、粘贴片面证词,缺乏实质性的调查内容,长期阅读没有实在话的新闻,当然会失去耐性,审美疲劳。

事件真相总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可新闻的品格若从此败坏,再试图逆转恐将不易。万元鱼宴事件并不是这种新体例新闻首次出现,事实上,越来越司空见惯。这种“新”新闻体,往往由一系列彼此独立的报道组成,却又与传统的组合报道有本质区别,它不注重挖掘证据、逼近事实,只是在配合事件的“剧情发展”,意图引发社会的持续关注。“新”新闻体“娱乐至上”,在具体报道中,论断往往是武断的,证据往往是片面的。所以,系列报道并不要求在逻辑上首尾相续,只需要充满戏剧性的矛盾和反转:第二天的报道必须对第一天的提出更正,同时,它又急不可耐地等着被第三天的新闻“打脸”。从肯定走向否定,再从否定出发,最后到达的不是否定之否定,而依然是哗众取宠的否定。

以娱乐取代事实、以持续关注绑架新闻,与新闻价值完全背道而驰的工作方式,最终却渗透到我们的新闻报道中,这与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的时代背景有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每个人俨然都可能成为新闻工作者,但每个人都可以登堂入室必然带来新闻价值的普遍贬值。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确实拓宽了新闻的来源,也大大丰富了新闻的表现力和传播效率。但全民新闻的理想,由于缺乏专业的评判和审慎,最终只能不断掏空新闻本身。盲目地信奉“存在即合理”的教条是犬儒主义的表现,全民新闻现已导致新闻被操作、被耍弄、被侮辱的现象愈演愈烈。光是2015年就有多少条剧情不断反转的新闻?这些新闻最后绝大部分都被查明是出之于刻意营销。春节期间,大家想必都被“上海姑娘因年夜饭逃离农村”的新闻刷屏,很不幸,这几天又有媒体表示,这条新闻可能同样出于恶意营销,回头数一数,从除夕夜到今天,就是这条新闻已“持续发酵”的周期,可真相依然迷离不清。

对于事实不加确证,以剪刀加浆糊的方式拼贴边角料来充当新闻,无论这是否已渐成事实,作为事实守夜人的新闻工作者,其失职都是不可辩解的事实。互联网时代,职业新闻人的职责并未减轻,而是更加沉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新闻若失去真实而只剩下“互掐”留下的一地鸡毛,只能走向死亡。互联网时代,新闻工作者不应自轻自贱,而需以更强烈的工作热情捍卫新闻事实和新闻发言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