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在随处可见八闽神韵的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李克强妙解“福建”省名。李克强说:“很多人说,福建是‘有福之地’、‘福’字当头,但我说,‘福’来自‘建’,是‘建’出来的!没有‘建’,难得‘福’”。(3月7日人民网) “福”是“建”出来,李克强总理妙解“福建”省名的细节被媒体报道后,成为各界热议的话题之一。结合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妙用“福建”简称“闽”字劝勉福建要破茧成蝶,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相关细节,我们不难感知李克强总理用意之深。 这道理,那道理,发展才是硬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牢抓在手上,拼搏实干、锐意进取、才能迎来美好的幸福生活。相反,如果对发展“眼高手低”,不肯下真功夫、不肯吃苦头、不肯去建设,坐享其成是难得“福”的。在如此重大会议场合,李克强总理就“福建”做出妙解,背后隐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福”来自“建”。这既是对福建的希望,更是对全国的激励。李克强总理参加福建代表团的审议,对福建省的劝勉意义自不待言,而放眼来看,又岂止对福建一地的劝勉?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美好的愿景摆在面前,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实现在望,更加需要凝心聚力,做好最后的冲刺。“福”是“建”出来的!言外之意就是:全面小康也靠“建”出来!所以,从总理对“福建”省名的妙解中,我们更增添了决胜全面小康的斗志。 没有“建”,难得“福”。这既是一种劝勉,也是一种要求。动员千次,不如行动一次。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人人都要有拼搏实干的精神,而人人也都要有拼搏实干的行动。要把“建”当成一种“硬要求”,围绕“建”字出主意想办法、围绕“建”字抓改革、求创新,围绕“建”字抓落实、见行动,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奋斗收获“福”,实现伟大的理想和目标。 “有福之地”、“福”字当头。这既是一个目标,也是一个定位。实现“幸福”的目标勿需多言,关键是“战略定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的铺开,福建省无论是在地缘上,还是在改革开放的布局中,都处于“特殊”位置上。其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所经之处,而且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对于其他各地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不容小觑。总理之所以说出这番话,显然有深层次通盘考虑的,。通过其关于“希望福建‘建’字开路,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新的战略支点”的相关表述,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给了福建省一个全新的战略定位。 寄语福建,勉励全国。李克强总理妙解“福建”省名的细节,绝不仅仅是两会的一个花絮,而是在向世界传递出中国创新、实干“破茧成蝶”的发展韵律。 |
相关阅读:
- [ 03-03]福建蓝是自然风光也是“人工景观”
- [ 02-22]推进福建林地保护利用和开发
- [ 01-25]推进福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 [ 01-25]加强科技思想库建设促进新福建发展
- [ 01-21]晶艳周刊: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福建重任在肩
- [ 12-28]福建农村淘宝,淘出创新和未来
- [ 12-03]最需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七论推动福建发展再上新台阶
- [ 10-08]福建信用信息综合平台模式值得推广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