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了当下的一个热词:“新乡贤文化”。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认为,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应鼓励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实现人才从乡村流出到返回的良性循环,这对于缓解大城市过于拥挤、不堪重负等“城市病”,具有重要意义。(据3月13日《新安晚报》) 钱念孙研究员此言一出,各种评论纷至沓来,有言创新的,但更多的是“先肯定后否定”,都云钱念孙研究员“想法是善意的”,但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接着便是一二三地原因罗列。 然而,咱们看问题还得走心,一言一语细细读来。钱念孙研究员建议鼓励官员告老还乡,重点是建议、鼓励。一些评论“拿着半头”就开炮,大有马上就要实施的意思,以此为据,大说不可能,绝不可能。 二来钱念孙研究员也说绝大多数离退休干部以及知识分子告老而不还乡,并非他们自己的刻意安排,而是近几十年来国家政策制度使然。几十年的发展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退休干部们也跟着城镇化,进了城,落了根。然而,农村在发展,城乡差距在缩小,政策在跟进。退休官员既可以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促进者,也可以是城乡一体发展的享受者。发挥作用与分享红利同在一个过程,不应该割裂来看。 三来钱念孙研究员说,“告老还乡”传统,对解决当下农村“空心化”积弊,对缓解大城市过于拥挤、不堪重负等“城市病”,具重要意义。好多评论抓住这一点不放,声言告老还乡对于“城市病”只是杯水车薪,以此否定钱念孙研究员全部建议的合理性,犯了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错误。 现代社会存在两种乡贤,一种是“在场”的乡贤,另一种是“不在场”的乡贤。有的乡贤扎根本土,把现代价值观传递给村民。还有一种乡贤出去奋斗,有了成就再回馈乡里;他们可能人不在当地,但由于通讯和交通便利,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和支持家乡发展,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和财富都能影响家乡。其实,退休官员们以第二种途径发挥作用,也未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告老还乡”。 世事在发展变化,同时,事在人为,对鼓励官员“告老还乡”的建议,先别急着拍砖、“看笑话”,给人大代表们多一点空间,才能建良言、献好策。 |
相关阅读:
- [ 03-14]“乡贤文化”落地生根还需制度安排
- [ 08-17]寻找今天的“乡贤”
- [ 05-04]“乡贤”别成“乡闲”
- [ 04-14]鼓励“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
- [ 10-15]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乡贤治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