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很大程度上是平行线,它们有不同的受众。培育书香社会,别一味纠缠于网络阅读方式有多“坏”,而是要把更多人引导到真正的“阅读生活”中来。】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有关读书的新闻又多了起来。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6本。与2014年相比,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略有上升。数据同时显示,微信阅读增长显著,有51.9%的成年国民在2015年进行过微信阅读。 无论是纸质书阅读还是微信阅读,两组数据都有提升,这是好现象。只是纸质阅读的提升率远不如微信阅读的增长率,这样的对比是否又会引发很多人的担忧——网络阅读会不会继续“侵蚀”纸质阅读? 在社交媒体崛起的时代,有关网络阅读对纸质阅读的“侵犯”,实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个似乎形成共识的观点是,微时代的“快美学”摧毁了传统的阅读方式,网络阅读乃至微信阅读这种碎片化的浅阅读,无法真正提升人的阅读素养,真正的读书人还是要进行纸质阅读。而事实上,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很大程度上是平行线,它们有不同的受众,人们习以为常的“担忧”不过是个伪问题。 包括微信阅读在内的网络阅读中,确实充斥着碎片化的“鸡汤”,在一部分读书人眼里,这些“网络鸡汤”压根算不上是“合格”的阅读内容。与其说社交媒体的崛起带来了碎片化阅读,倒不如说这只是个体阅读的习惯被社交媒体放大了。要知道,这些现在开始阅读“鸡汤”的人在网络阅读流行之前,他们可能连“鸡汤”都不读;这些现在进行“碎片化阅读”的人,以前他们的“碎片时间”恐怕都是用来浪费的。也就是说,如今热衷于“网络阅读”的读者,未必是从“纸质阅读”的读者群中分离出去的,而是“网络阅读”自身培育出来的。 我们担忧“网络碎片化阅读取代了深阅读、慢阅读”,未免也陷入了另一种工具主义思维。那些习惯于浅阅读、快阅读的人,在“数字生活”不曾到来时,他们真的就一定是在进行深阅读吗?所以说,决定人们阅读方式的关键因素并不是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这样的“工具”,而是社会个体的心性和意志。 无论是微信阅读还是纸质图书阅读,阅读量的提升终归是好事,我们没必要强调“网络阅读”与“纸质图书阅读”之间的对抗。真正的读书人自然懂得网络阅读的不足,他们也不会因此而忽视纸质阅读的重要性。在“微信阅读”显著提升的现实背景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提醒那些热衷于网络阅读的人,“网络阅读”无论如何便捷高效,它都无法替代纸质阅读的慢与精细,无法给阅读者冥想的诗意与活在历史中的觉悟。 培育书香社会,别一味纠缠于网络阅读方式有多“坏”,而是要把更多人引导到真正的“阅读生活”中来。 □陈方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