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多地天气转晴,但不少洪灾受灾区汛情依旧严峻。江城武汉的防汛安全弦,也依旧紧绷着。 为防洪治涝,很多城市都已将“海绵城市”建设提上日程,截至今年4月,全国范围内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城市就有130多个。 海绵城市旨在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将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这也契合城市排涝减灾之需。让城市特别是重点内涝区域地表尽早“海绵”起来,已迫在眉睫。 毋庸置疑,“海绵城市”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也很难指望其三两年内速成或效果立现。但也得看到,有专利专家指出,有的城市建“海绵城市”时,央、地多部门出现不配合的情况。气象资料被某些机构闷在手里不拿出来共享,水利部门插不进手作壁上观,住建部门把着城市建设口,只请建筑、规划界人员解决城市防洪体系问题,林业系统对自然水面管理也未置于防洪防汛的“大盘子”中考量。 “海绵城市”毕竟牵涉面广,它既不是仅仅为了雨水集蓄回用,也不是简单水利防洪或排水防涝,而是与低影响开发理念伴生的、关涉整个水生态的新模式,是个多环节紧密咬合的链条。这亟须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合力共治,实现更彻底的资源共享,告别“条块分割”机制的掣肘,让其朝着同个方向使力,步调也紧致有序。 加强部门共治外,防洪防汛还需强化区域联防会商。洪灾确实不像雾霾,没有那么强的“随风移动”带来的辐射范围不确定感,但对其搞区域联防会商也不无必要性:作为气象灾害的它,经常也是一祸害就祸害一大片地方。基于此,很多地方如毗邻城市或某个流域上中下游所在地,也该通力合作,积极开展气象预报会商、联防共治、经验交流等工作的,不止省级气象部门间该如此,多地协作模式还可朝着更“基层”的地方延伸,而跨区域分级启动预警和相应措施等必要时也可分级启动。 前些年台风“圣帕”袭击多所城市,武汉暴雨研究所X波段移动式多普雷达紧急调往其他地方,开展雷达联防作业,就发挥了区域协调作用。这类经验大可推广:这不是在模糊属地化的责任田,而是为了实现更高效的防灾资源共济共享。 在洪灾影响面广、防灾作业线长的背景下,防洪防汛就该多些部门共治和区域会商,这也是提升其成效的路径依赖。 |
相关阅读:
- [ 07-12]暴戾思维猛于暴雨洪水
- [ 07-11]抗洪抢险,也要筑牢感情防线
- [ 07-07]洪灾当头,少点戏谑多点严肃
- [ 07-07]打捞洪水中的“猪坚强”还能做更多
- [ 07-07]抗洪救灾,还缺一道“洪水保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