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儿童用药“用手掰”,生命安全谁埋单

2016-09-26 08:33:42 刘正猛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现有的3500多种药品中,专供儿童使用的仅60多种,占总数的1.7%。至少50%多的药品在儿科使用时没有标注儿童的用法、用量。那种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儿科用药就是内科药掰半、减量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每年有约30000名儿童因用药不当陷入无声世界。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为成人的2倍,新生儿高达24.4%,为成人的4倍。由于儿科“缺医少药”,我国每年5~14岁孩子死于可预防和可治疗疾病的人数可能多达10万。

我国现有药种和专供儿童使用的药种比例悬殊,从而造就了社会公众普遍将儿童当做“小大人”进行估量用药的错误定势,终究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以致于给一些家庭都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上述新闻中的小浠诺就是因为被当做了“小大人”进行用药,从而永远地失去了听力。当然,小浠诺只是众多悲剧儿童中的一个,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统计,我国每年有约30000名儿童因用药不当陷入无声世界。如此骇人听闻的数据,如何不让人痛心疾首?

儿童并非成人的“缩小版”,其生理特点、药物代谢特点、不良反应耐受性等,均不同于成人,所以用药上不能简单地凭经验“用手掰”,况且分药还可能影响药效。而在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严峻形势背后,是中国儿童“缺医少药”的现实。据调查显示,中国每年10万孩子死于“缺药”。又是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的庞大数据。

由此可见,致力于儿童药的研发已经刻不容缓。现实却是“儿童药研发困难重重”。例如利薄风险大,临床难开展,以致于大部分制药厂都不愿意去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此在笔者看来,亟待相关部门出台并落实相关政策,如对鼓励研发创新、加快申报审批、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质量监管、推动合理用药,必要时可提供一定的研发补助以解企业后顾之忧。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