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消费休矣,新风民俗始矣
2017-02-03 16:41:48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针对农村地区炫富攀比、大操大办、无事整酒的陋习,重庆市巫溪县探索设立“总管讲堂”进行劝导,制订村规民约予以约束。据巫溪县委宣传部和县文明办调查,与2013年整治前相比,全县“无事酒”场次下降了97%,户均节约酒宴和人情开支两万余元。大力整治“办酒风”不仅有效遏制了“人情债”,还有力推进了当地的文明乡风建设。(《光明日报》2月3日)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礼仪规范。人情消费,在本质上也属于一种礼仪规范,主要表现在“礼尚往来”方面,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相互交往时,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婚丧喜庆,亦或其他,总会产生一些人情往来的费用支出,这对于加深彼此感情、促进人际关系和谐以及形成团结互助的优良风俗都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情消费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际交往中的礼品越拎越重、礼包越添越鼓、礼金越随越多,原先人们借助礼物来表达人情伦理的意义逐渐弱化,“礼轻情意重”变成了“礼重情才重”,越来越多的人将礼品轻重、礼包大小、礼金多少作为衡量人与人之间感情厚薄、关系深浅的标准。 在这种“新标准”的影响下,大操大办之风日益盛行,炫富攀比陋习渐趋严重,人情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面子账”、“排场费”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负担。事实上,很多人在谈到“礼去”时表示“苦不堪言”,可一旦“礼来”时,却又希望“多多益善”,于是,人情消费的“新标准”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社会的“新风俗”。 在笔者看来,移风易俗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具体象征,也是历史发展的一种生动体现,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加以判断及采用,对于某些不合时宜的“旧风俗”确实应该破除,如“一言堂”制度、封建迷信活动、夸虚神灵作用等,而对于某些“新风俗”也应该谨慎对待,譬如现今的人情消费现象。 从重庆市巫溪县的做法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真正约束大操大办之风,有效遏制炫富攀比之风,必须抓好宣传教育、搞好规章制度、落实好实际行动,只有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树立文明新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破除坏规陋习,净化社会风气,积极营造文明、健康、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让礼尚往来回归本质,让人情消费回归理性。 如何正确取舍新旧风俗?笔者认为,一项风俗的好坏,不能简单地取决于人们的个人喜好、生活水平、心理需求等因素,而要看它是否跟中华民族的品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一脉相承,是否符合社会进步的方向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及精神追求等,如此才能既有所坚持又有所革新,既有所传承又有所弘扬,不搞“一刀切”,不弄“大清除”,切实做到因理而守、因时而变、因势而为。 人情消费休矣,新风民俗始矣。若以金钱论人情,只会让人情变味;若以礼品论关系,只会让关系疏远。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无论是彼此的情感,还是双方的关系,都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并非任何既定标准可以衡量的,如果真要有个标准来衡量的话,那也应该是:少些苦不堪言的人情消费,才能多些去伪存真的往来人情。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