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打破利益藩篱,全面深化改革

2017-03-06 08:25:03 樊大彧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如果继续确立较高的增长目标,客观上会给现有利益格局下的获利者输送更多的“发展红利”,但是会牺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在努力保就业、惠民生的前提下提出相对低的增长目标,最终体现的依然是打破利益藩篱、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李克强指出,过去一年,中国发展面临国内外“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交汇”的严峻挑战。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十三五”实现了良好开局。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今年政府在经济、民生、对外开放等众多领域开出“任务清单”,其中包括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引来开幕会上代表委员们最热烈的掌声。取消国内漫游费将让群众普遍受惠,也意味着电信运营商每年要“失去”上百亿元收入。这就是改革,改革就是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让曾经的部门利益、垄断利益,变成老百姓手中实实在在的“红包”。

取消手机漫游费是中国改革进程中一个局部的“小问题”,却反映出中央打破利益藩篱、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这样的决心,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几乎随处可见,体现于方方面面。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钢铁、煤电等重化工行业产生大量废气、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要治理雾霾污染,压缩过剩产能是必然选择。然而,污染产能的背后,是地方经济增长、就业问题、部门利益以及企业利益等等,各种因素纠缠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利益藩篱。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经过有关地区及部门共同努力,2016年钢铁、煤炭去产能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今年去产能新目标的提出,既凝聚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共识,也体现了进一步打破利益藩篱的决心。

“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各级政府部门提出的“小目标”。政府“节用”,是为了“裕民”。而实现裕民的具体路径是,用节约出的经费促进养老、医疗、教育等各项改革举措的实施。由此可见,李克强总理提出的“节用裕民”,也是打破自身利益藩篱、全面深化改革决心的突出体现。

打破利益藩篱、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不仅体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各个局部目标,还体现于一些重要的宏观指标之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中国经济预期增长目标为6.5%左右,比上一年的6.5%-7%区间目标有所下调。中央将增长目标确定为6.5%,是因为中国经济不仅要速度,更关键的是要打基础、立长远,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如果继续确立较高的增长目标,客观上会给现有利益格局下的获利者输送更多的“发展红利”,但是会牺牲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因此,在努力保就业、惠民生的前提下,提出相对低的增长目标,这一至关重要的发展策略,最终体现的依然是打破利益藩篱、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

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来,过去3年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目前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非常艰巨繁重。改革所涉及的问题往往是利益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说到底就是社会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的过程。以打破利益藩篱、全面深化改革为己任,做好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各项工作,就一定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