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事情,完全可以从真实的生活场景出发,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成果好看,而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 十一二岁的孩子,在你的眼中应该是什么样子?在重庆巴蜀小学6年级11班,37个孩子,个个是大厨。前两天,老师田冰冰让孩子们梳理的“美食备忘录”中,每个孩子都会20个左右的拿手菜。而这门“手艺”得益于他们从2年级就开始的一项家庭作业。(4月16日《重庆晨报》) 巴蜀小学的孩子们不仅个个都是烧菜能手,而且都是生活达人——热爱生活、孝顺父母,能自食其力、有服务意识。教育家陶行知曾有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显然,生活这个大课堂教会了这些孩子们不少事。 值得一提的是,培养“学生大厨”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需要家长耐心传授并给孩子勇敢试错的机会。其实类似的家校联合培养模式,即老师布置家庭作业、由家长配合完成,近年来相当常见,但不是每项家庭作业都能收获令人满意的效果。实践中,也有不少家长叫苦不迭,抱怨“家庭作业”简直成了“家长作业”,给家长和孩子增添了不必要的负担。为何做菜家庭作业就能受到家长的欢迎和配合呢? 毋庸讳言,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学校及教师在探索素质教育中,呈现出追求形式主义与表演色彩的偏好,陷入了“偏、难、怪”的误区。比如动辄让学生“制作音频视频”、“制作复杂工艺品”等,这些作业超出了小学生的能力范围,也脱离了真实生活场景。小学生多半无力完成,只能让家长代劳;从表面上看,呈现出丰富精美的素质教育成果,实际上对学生本人几乎没有提升作用与锻炼价值。 教孩子做菜则不同。买菜、做菜等行为,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做菜家庭作业,能为家长与孩子、孩子与社会,创设自然合理的互动场景,家长、孩子参与度高、投入性强,最后的教育效果当然远远超出那些凭空臆想、不接地气的“素质教育作业”。由此可见,素质教育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事情,不是非要把流行元素、最新技术运用其间不可,不是非要形成令人震撼的视听觉效果才算数。素质教育完全可以从真实的生活场景出发,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成果好看,而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 |
相关阅读:
- [ 04-17]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多大差别?
- [ 04-17]资本风口下教育培训何去何从
- [ 04-17]“炒菜作业”是素质教育的一道好菜
- [ 04-17]化繁为简有利于教育公平
- [ 04-17]强迫学生放弃高考违背教育初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