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面对“无现金社会”,美国人在纠结什么

2017-04-18 07:34:01 徐剑梅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有些事情看上去很遥远,二三十年前还是科幻小说题材,忽然间便呼啸而至,要在可预见的将来变成真实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无现金社会。】

从全球范围来看,奔向无现金社会步伐最快最大的是瑞典。有统计数字显示,瑞典现在只有2%的交易使用现金。2009年一个夜晚,一伙贼在瑞典武装抢银行。事后,7人被捕并被判刑,但被盗的大约650万美元现金迄今下落不明。瑞典举国奔向无现金社会,就在这起惊天大案发生之后。

很难想象,这起大案假如发生在美国,会对美国走向无现金社会起到多么大的影响。从技术上讲,美国迈入无现金社会一点也不难,这些年美国社会的非现金支付比例确实在缓慢、稳定增长,移动支付的增加更是有力地助推着这一趋势,但2013年的美联储数据显示,美国人逾四分之一的付账方式仍然是现金。并且,在崇尚创新的美国社会,始终存在一股反无现金社会的强大力量。总体看,美国人既享受电子和移动支付的各种便利,又不愿对无现金社会一味报以欢呼,既好奇欣喜,也不乏戒备疑虑,心态着实有些纠结。

这不是说美国人喜欢现金消费。恰恰相反,美国虽然移动支付规模远逊于中国,但信用卡经济高度发达,尽管衍生的各种消费陷阱常令人恼火,但其便利、安全和技术的成熟也常令人惊叹。一连几个月都没有花费现金的需要,这是包括笔者在内,成千上万在美国生活的普通人的常态。在美国,从乘坐公交到超市购物,从停车加油到看电影,除了街头行善和旅馆房间小费,几乎想得到的支出皆可刷卡支付。民调显示,逾半数30岁以下美国人,哪怕不到5美元的交易,也已经习惯于刷卡。

从治理层面看,无现金支付程度越高,政府掌握数据准确度就越高,这对把脉和决策经济发展自然十分重要。在市场层面,无现金社会对金融业有更多要求和需求,银行业也是大赢家。就个人而言,现金的麻烦和电子支付的便利可谓对比鲜明。现金多了,放家里怕贼惦记,出门怕被偷钱包。电子支付,甭管手机、网银还是刷卡,支出清楚、简单、精确,加上手机客户端软件越来越给力,安全技术不断进步,在世界多地,无现金社会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我们靠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现哈佛经济学教授肯尼斯·罗格夫(Kenneth Rogoff)是知名的无现金社会倡导者。他力主美国从取消大面值纸钞开始,分阶段逐步向无现金社会过渡,声称“纸币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体系顺畅运作的一个主要障碍”。在《现金的诅咒》一书中,他还提到,“现金助长犯罪。如果取缔超过20美元面值的钞票,黑社会老大们立即就得瘸条腿。”

对无现金社会,美国人到底担心什么?用英文在谷歌里搜索“无现金社会、美国”,有篇“无现金社会的威胁”的文章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点进去一看,文章先是指出当今时代,每过一天,整个世界就朝着无现金社会迈进一步。紧接着,文章罗列了无现金社会的三大风险:夺走个人隐私,每笔支付都有电子痕迹;损及经济自由,鼠标一点,账户就可能被冻结;可能导致负利率,政府有可能对你账面资金征税。

比较美国和瑞典,在笔者看来,美国无现金社会建设情形要复杂得多。瑞典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无现金社会建设,与瑞典的中等国家规模、“从摇篮到墓地”的高福利制度、较高程度的社会平等和较低程度的贫富差距恐怕息息相关。还有专家指出,瑞典人普遍比较信任政府,安心把钱存在银行,但美国人却对政府高度不信任,形成无现金社会建设的重要障碍。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人1964年对政府的信任度高达77%,此后与年俱降,到2015年只有19%。此外,美国人普遍更担忧隐私安全。2014年的民调发现,71%的美国人担忧网络隐私,57%的人担心在线购物安全。

不仅如此,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多,也是美国建设无现金社会面临的难题。在无现金社会,谁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答案其实不是犯罪分子,而是缺乏中高技能的穷人、低收入者和小时工。数据显示,在今日美国,将近960万户家庭压根就没有银行账户,其中许多人因丢了工作或失去收入来源,开户存在困难。没有银行账号,无现金支付从何谈起呢。

社会无现金支付程度行将越来越高,但有时会想,如果未来社会真的进步到连小额钞票都消失,当你被街头艺人的歌唱或演奏所打动,你是打断他请他拿出刷卡机吗?中国老人爱给孙辈发红包,西方的祖父母也常在寄给孙辈生日贺卡时附上小额钞票,这些习俗以后都会变吗?失去现金,其实我们会失去很多真实触碰社会的机会。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