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远离“死亡游戏” 让青少年珍爱生命

2017-05-11 17:46:47 谢晓刚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瑶   我来说两句

5月10日,泉州网警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发现有一个名为“死亡蓝鲸”的QQ群定位在泉州。泉州网警立即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举报,目前该群已被解散。(5月11日《海峡都市报》)

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王永梅认为,青少年都有一种寻求刺激的好奇心,然而在成长过程中,好奇心却被家长用恐吓的方式加以限制,好奇心得不到满足,导致“越恐惧、越好奇”。青少年的这个心理特征,被“蓝鲸游戏”利用了。

由此可见,阻击“蓝鲸游戏”侵害青少年,除了监管部门加大网络清理、打击力度外,家长也需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认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懂得生命的可贵性,彻底消除青少年对死亡的猎奇心理。

众所周知,孩子爱玩是天性使然,为何部分孩子对可能付出生命代价的“死亡游戏”情有独钟呢?这不能简单归咎于电影、电视中暴力情节的影响,或对孩子校内外的监护不力,其根子在于孩子们缺乏“死亡教育”。

中国人忌讳谈死,大人对孩子谈起死亡话题时,要么闪烁其辞、有意敷衍,要么就是构建诸如化蝶高飞、回归天堂之类的美好童话。这种教育下,孩子们对于死亡,很难有正确、科学的认识。

在“死亡教育”(国外又称“生死教育”)上,不少国家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方式,如:美国名为谈“死”,实则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澳大利亚则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日本则针对青少年的脆弱心理和自杀事件,采用相应的教育方式,倡导“热爱生命、选择坚强”。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借助家中一只小狗、小猫或家庭成员归西时,让孩子接触“死亡”的概念,让孩子感受家人对逝者的哀思。逐步让“死亡教育”深入人心,让孩子们懂得“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家长、学校、社会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不能只做孩子完成作业的监督者和禁止上网娱乐的看护者。用适当的“死亡教育”引导孩子们远离“死亡游戏”,迫在眉睫。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