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报报道,杭州萧山机场使出了“黑科技”大招,让机场15公里内的无人机无法起飞。这是多地机场遭遇无人机干扰后,萧山机场探索的预防措施。 今年1月,萧山机场就曾发生无人机近距离拍摄民航飞机的事件。当时,本报发表评论认为“无人机不能无法可依”。性质界定模糊、主管部门不明确、产品标准缺失以及监管存在盲区等问题,正是当时无人机领域存在的乱象。 而短短几个月内,情况又已经发生新变化。一方面,无人机黑飞、乱飞现象依然严重,另一方面,相关规则也正在抓紧制定出台。最新消息是,5月17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官网正式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根据上述规定,6月1日正式对质量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实施登记注册,登记网站系统今日(18日)将正式上线。 这意味着,无人机是否属于黑飞,这下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制。这对无人机的发展,并不是坏事。如果还是像以前那样,无人机想飞哪就飞哪,或者想怎么飞就怎么飞,这对公共安全来说就像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从重庆、成都等地多次遭遇无人机干扰,众多航班不得不备降、延误或取消,不难看出无人机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这也是一个不可持续的状态。 没有规则就没有自由。没有明确的游戏规则,机场等公共安全空间不时遭遇无人机闯入的威胁,这将导致公众对无人机产生负面评价,进而影响无人机行业本身的健康发展。从这个角度看,缺乏行业规制和监管,反倒是无人机发展的一个瓶颈。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对无人机实行实名登记等方式加强监管,也是一个趋势。美国联邦航空局2015年就出台了类似规定,以保证能够追踪到不遵守安全飞行规则的无人机。 当然,对无人机的管理应当多管齐下,特别要注重技术手段,而不能把实名制当作万灵妙药。实名注册登记固然能将大部分无人机纳入规范管理,但实际上,那些漏网之鱼才是真正需要防范的对象。很简单,正当使用无人机的人一般不会反对实名制,只有那些想搞小动作的人,才会想方设法绕过实名注册。管理部门如果只是把目光盯着登记在册的无人机,就可能放纵了重点防范对象。 萧山机场使出的“黑科技”大招,对进入15公里范围内的无人机采取强制措施,则可保证净空保护区的安全。换句话说,只要闯入“禁飞区”,无论是否实名注册,都已经违反规定,机场和有关部门就可采取“反制”措施。而事实上,萧山机场对付无人机的所谓“黑科技”并不神秘,它采取的正是包括民航局鼓励推进的电子围栏等技术应用。这项技术今后还可能在共享单车上使用。 以往,针对无人机也有一些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但总体来讲,无人机行业处于野蛮生长状态。只有加快健全相关规制,这个行业才能消除成长的烦恼,突破发展的瓶颈。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