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毕业季变成“卖书季”的反思
2017-07-06 16:46: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临近毕业季,各大校园中不断进出的废品车成为常见景象。毕业生收拾行囊离开校园,一箱箱用了多年的书成了“累赘”,不带走就得就地处理,“白菜价”卖废品成了多数学生不得已的选择,也成为大学书籍最终的归宿。近日,记者走访北京、郑州、新乡多所高校发现,宿舍楼旁旧书回收的生意异常火爆,其背后是多年存在的隐性浪费(7月5日 新华网) 又是一年一度的学生毕业季,各大高校“二手论坛”和附近回收站如往年一样异常火爆。毕业生收拾行李准备离校,成箱旧书无法带走,于是不惜低价开销旧书,大量书籍被当废品贱卖回收站。现实当中,贱卖书本是很多学子无奈的选择,但毕业季成了“卖书季”却值得我们反思。 有数据显示,生产1吨文化纸要用20多棵树龄在20至40年的树木,需要消耗净水100吨、600度电、1.2吨煤和300公斤化工原料,同时产生高浓度污水300吨。虽然书籍贱卖给二手书贩,可以流向造纸厂进行再生产,不过这其间依然会带来很大的成本,比之于直接利用,则属于极大的浪费。 早些年就有人呼吁课本循环利用,但从实行效果来看并不理想。反思毕业季变成“卖书季”,亟待用“循环体系”来化解。书籍可以由新变旧,但知识却没有新旧之分,实现书本的循环利用,特别是教材的再利用,既属于节约办教育的题中之义,也属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题中之义。为此,与其任由毕业生把书本廉价卖掉,不如学校组织他们把书籍资料无偿或者低价转让给低年级学生。这样做不仅节约资源,避免浪费,也给在校生获取学习资料提供了便利。 同时,毕业季变成“卖书季”,暴露出的社会问题更需要反思。古人如遇迁徙之事,好学者不顾钱粮也会带上几车的书籍,孔夫子搬家更是一车车竹简,比起如今的纸卷又怎可相提并论?将书作为沉重的包袱而弃之的背后,是各种教材过多过滥的现实。毋庸讳言,如今的学校并不是每本教材都有用武之地。比如说,许多高校统一使用的英语教材,加上各种配套资料,四年下来不下二十余本,而每年所学的无非就是那一两本,如此繁冗的教材,变相地变成了某些人的利益,而最终被学生遗弃在角落,这又是谁的罪过、谁的损失? 一麻袋旧书卖出去换不来一条新麻袋,着实让人心疼。毕业季变成“卖书季”在警示我们,一方面要尽快形成循环利用书本的共识,并在行动上有所突破,以求在解决毕业生处理书本之惑时,让绿色教育也有可以实现的新途径。另一方面,要加快教材体系改革,削减重复的、浪费的教材发行,让每一本书都物有所值,值得翻了又翻,如此谁还会把书籍当作一种负担,乃至于急于贱卖而后快?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