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摆正心态再来谈教育
2017-08-18 10:13:0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每逢寒暑假,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总免不了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融合学与游的海外游学,动辄几万,也抵挡不住家长携孩子出游的热情,“花了钱心疼得不踏实,不花钱对不起孩子更不踏实”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清华、北大等高校成了北京热门的“旅游景点”,为让孩子领略一番名校的气质,不惜花钱请所谓的“状元”带游。各类培优班、兴趣班更是火得一塌糊涂。家长一边心疼地喊着“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一边拉着孩子奔赴于教育辅导的战场。 无论是抱着“别人去了,我们也得去”的想法,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跟风,还是基于家长认为的客观必要,尽其所能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都可以一窥家长对孩子教育问题的焦灼心态。带着孩子去感受一下名校的风景,陪着孩子去亲近一下国外的世界,就可以提升孩子学习的能力,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想必不少家长都心知肚明。带孩子参加这些教育项目时,家长有无认真地进行思量,或是当前迫切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 这种焦虑心态的固化和不断升级,成因固然是很复杂的。每逢高考,地方和媒体对状元光环的过分推崇;每逢假期,教育机构对培训功效的大肆渲染……但凡与教育沾上边的负面或正面的新闻,总能成为舆论聚焦的话题。对于普遍接受网络熏陶的新一代父母而言,几乎无时无刻都身处于“要重视孩子教育”的氛围中,这自然就会叠加和巩固促使他们投资下一代教育的印象。诉诸于现实,就是可能顾不上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也顾不上考察参加这些新奇项目的实际效果,只是拼尽所有去为孩子争抢一个“有限”或“难得”的名额。 就最近依然火热的海外游学而言,部分家长选择报名参加,居然是担心孩子享受不到国内的优质资源,而为以后出国留学提前做准备。根本不顾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独立意识能否胜任独自游学的要求,最后花重金换来的,可能只是“到国外一游”,除了走出去,啥也没有学回来。这种“提前”为孩子做打算的心理,在中国家长眼里是较为普遍的,且在许多问题上都有体现。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在利益的驱动下,相关的市场还没有受到有力的约束和监管,更缺少配套的评价体系。如果家长一味认为,“贵的就是好的”,那么很容易被“利益产业链”的逻辑所捕获。其间损失的恐怕不仅是金钱和时间,还可能对孩子的价值观念产生误导。 如果心态无法平和,甚至出现偏离,寄望于孩子从形形色色的教育市场中汲取营养就无从谈起。家长拥有怎样的心态,往往直接决定着会带领孩子走哪条路。虽然难以评估凡此种种,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何种有形与无形的影响,但正是这样才更需要秉持谨慎的态度。教育是一项兼容并蓄的事业,借鉴他人之长,可以补自己之短。但不能盲目或浮躁地趋之若鹜。那样既难见实效,也会逐渐丧失对国内教育的信心。 古人说,“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不论是游学国内名校,还是海外游学,家长的心态至关重要。当一切选择的前提都回归于教育本意,才能在增广见闻中找到教育自信,亦才能让孩子真正有所获。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