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使命,复兴的道路开启新征程

2017-12-06 08:52:30 任仲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晨   我来说两句

(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将开启新征程。”

2017年11月10日,越南岘港,习近平向世界宣示,中国向着未来开始了一次新的出发。

“中国已是一个真正的引领者!”“中国要做的事情一定能够做成。”“迫不及待地想去中国看看。”……30分钟的演讲,17次热烈的掌声,中共十九大后,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在国外发表的这一演讲,引来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阐释中国理念、把脉世界经济、擘画美好未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通往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让渴求变革的世界看到了新希望。

在人类文明的马拉松中,从“现代化”一词在18世纪中叶出现以来,这一历程已经走过近300年。今天,现代化仍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共同愿望,这一任务还远未抵达终点。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世界需要东方的智慧,世界期待中国的方案。

在中国发展的接力赛中,自1954年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起,从“两步走”“三步走”“新三步走”到“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拓展现代化路径。过去5年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将中国的发展带入新的方位。这个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大发展奇迹的政党,走到了人类现代化的最前沿。

“中共十九大书写了中国‘未来简史。’”“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市场之网中‘新的服务器。’”“全球新未来最好的希望来自中国。”……中共十九大后,世界如此判断。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向世界宣示,沿着中国自己的道路,我们有能力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能力成为这一场人类文明竞赛中的领跑者,有能力为世界的明天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这是一条在挑战中不断淬火的道路,这也是一条在创新中不断向前的道路。

自近40年前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之时,人们就从未停止过对这条道路的打量。不同之处在于,如今,那些曾以悲观性视角遥望东方、以偏见式质疑唱衰中国的人,不得不以一种“新的姿态和笔触”审视中国。

十九大后,德国的《明镜》周刊以汉语拼音“醒来”为当期的封面标题,称“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科技等多个领域已越过‘超级大国’的门槛”。几乎同时,新一期美国《时代》周刊以红与黄的中国国旗色为封面,标题有四个汉字——“中国赢了”。这本曾经称中国为“狂妄的被孤立者”、曾经断言中国“虚假繁荣”的杂志,近年来已经7次将习近平选为年度人物,并预言他“将成为中国第一位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