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技术赋能遗产保护
2021-07-20 09:00:56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今年的世遗大会,明显更“数字化”了。在世遗大会官网直播平台上,观众一键进入,即可同步观看,并可享受全球加速、延时直播、直播回看等多种功能;与此同时,教科文组织首次以在线形式审议世界遗产议题。 世界遗产是全人类要共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宝贵财富。福建依山傍海,钟灵毓秀,独特的地缘优势和鲜明的人文特色造就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目前福建拥有世界遗产4处,数量居全国第5;“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将提交本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福州三坊七巷、闽南红砖建筑、海上丝绸之路、闽浙木拱廊桥、万里茶道和海坛风景名胜区等列入了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保护好、传承好我省世界遗产,充分激发世界遗产的价值,释放世界遗产的魅力,让世界遗产“活起来”“火起来”,有助于我们向世界展现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福建案例,更好地讲好福建故事、中国故事,让文化飘香世界。 数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不仅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诸多颇具颠覆性的新业态、新模式。当遗产保护遇上数字技术,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那便是更丰富的沉浸式体验,更多样化的个性需求满足。 技术的变革发轫于观念的改变和创新。以数字技术赋能遗产保护,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近些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互联网、三维、AR和VR等新技术越来越多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让文化遗产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逐步建设起“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通过声音采集,将南音、闽剧、梨园戏等40项非遗项目建设成声音数据平台,民众使用手机便可倾听非遗项目介绍及传承人的口述或表演; 运用“数据库”抢救性记录非遗传承人,至今共采集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客家土楼、妈祖、福州评话、南音共计3000余条影像和文字资料,给后人传承、研究、利用非遗留下宝贵资料; 世遗大会期间,三坊七巷沉浸式演出《寻梦·坊巷》的表演现场,创作团队通过视频投影、灯光技术等演艺手段,营造出或明清或当代的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福州的人文风情…… 有了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存和开发有了更多可能性,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展示和传播有了多元化的渠道,文化和自然遗产真的“活”在了当下。 文化和自然遗产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顺应数字化潮流,让数字技术赋能遗产保护,让穿越时间的文化价值不断传承、历久弥新,才能扬起每个人内心最坚定的文化自信。 (福建日报)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