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东南锐评 > 正文

共同呵护文化和自然遗产

2021-07-27 08:26:27 作者:黄云峰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赓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近期在福州市举办,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致贺信引发热烈反响,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成为全省上下热议的话题。

这些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看到,尽管文化和自然遗产数量众多,但相关保护工作起步较晚,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比如,不少自然遗产位置偏远,当地财力有限,亟待更完善的保护;有些文化遗产过于小众,依然在苦苦探索突围之道。即便是一些开发相对成功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在保护与开发的冲突下也没有完全摆脱失传或被毁的危机。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的财富,不仅需要进一步做好立法和宣传等工作,还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用更有针对性的行动堵住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漏洞,扫清优秀文化传承的障碍。

福建省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此次大会在福州召开,有助于增强全省上下的自豪感,唤醒人们呵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自觉。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保护观念更加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法律法规是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70余部地方性法律法规,为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构筑起坚固防线。但与此同时,还有不少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认定与保护工作尚需完善,不少遗产处于易消亡的境地。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立法部门加快立法的步伐,把更多真正值得保护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纳入其中,为执法部门查处与打击恶意破坏文化和自然遗产现象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支持。

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功在当下、利在千秋,合理的开发更有利于保护,必须着眼长远。管理部门要针对当前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加快探索长效机制。文化研究部门要努力挖掘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精神内涵,为文明养成和城市发展等提供内生动力。作为普通群众,也要积极传承保护文化和自然文化遗产,努力宣传,勇于对破坏行为说不。

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每一处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不可替代的历史记忆。让我们携起手来,砥砺同行,守护好传承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留下共同的历史记忆。 (福建日报)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