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东南锐评 > 正文

建设国家公园的民间力量

2021-10-15 16:17:32 作者:戎章榕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欣闻武夷山国家公园入选第一批国家公园名录,振奋的消息鼓舞人心。在感念武夷山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之时,民间力量的参与可能鲜为人知。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并将其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2016年6月,武夷山成为全国10个试点之一。可是,早在2014年6月,民间的力量就已介入。河仁慈善基金会在国家发改委的指导下,先是从国家公园最优空间规划研究入手,进而上升到国家公园体制建设项目。

河仁慈善基金会是由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创立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其慈善捐助的七大领域之一。回顾近11年发展历程,在河仁基金会主办或参与过的较具社会影响力的项目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项目。

在历时6年的共同研究中,包括全面深入研究国际上其他国家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的案例,借鉴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使中国国家公园体制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通过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技术指南和规程,提出政策建议,让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从具体试点到顶层设计都科学合理、有章可循;通过各种培训交流活动,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决策者对国家公园体制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国家公园各级管理者的能力;尤其是参与编制《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总体方案》,通过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保护地体系,使分类更加科学、保护更加有力,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自然遗产资源的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这个案例为建设国家公园贡献了一份民间的力量,同时也生动诠释了人类共同建设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经过4年多努力,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实行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既是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保护地,试点任务圆满完成,森林植被原真性、完整性得到加强,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国家公园是既坚持国家代表性,又坚持全民公益性。而全民公益的前提则是全民的参与。只有人人是主人,才能处处是环境。必须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创新合作治理模式,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增强人民群众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国家的概念一旦与全民参与、人人担责联系起来,则会更为具象,产生无穷伟力。“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国家、政府主导,也需要全民共商、共管、共建,才能让人们共享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