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柳树换成月季,不可绕过民意关
2022-05-14 09:17:2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西湖边的柳树被换成月季”一事引发全国关注,5月11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岳庙管理处回复说,“我们将在尊重专家、市民等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挑选高度不高、造型优美的柳树进行补种,但新种的柳树需对柳枝进行适当修剪,可能无法一下子有‘杨柳依依’的景观效果,希望大家给柳树一定的生长时间。”(5月12日《光明网》) 对于人间天堂杭州西湖而言,柳是最为经典的植物配置。《西湖志》载:“滨湖垂柳万株,间以桃杏梅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有诗:“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西湖十景”中,“柳浪闻莺”“苏堤春晓”都与“柳”有关。可以说,西湖与柳树,早已融为一种共同文化符号了。 可是,西湖景区管委会在柳树置换月季过程中,却是“悄悄”进行的。按照岳庙管理处给出砍伐的理由,北山街断桥至保俶路口沿湖柳树由于生长在悬铃木树冠下,长期得不到充足光照,出现老化、空洞、“驼背”和严重倾斜,部分存在安全隐患。柳树属强阳性植物,这一段阳光条件差,已不适宜柳树生长,在征求专家意见、遗产专家等的基础上,将柳树迁移,以显示程序上没有过错。 行文至此,不禁联想到,近年来,国内不少城市发生类似事件。2020年9月,桂花巷位于成都市核心城区,是一条近千米的小巷,清代时称“丹桂胡同”。然而,在桂花飘香时节,桂花巷里的桂花树被野蛮砍伐;去年5月,广州滨江西路区域有大棵榕树疑遭砍伐,一篇《我用什么把你留住,珠江两岸大榕树?》在网络流传,引发了广州市民的热议。 按常理讲,城市街道换树,是一项涉及市民生活的公共事务,应该由相关的市民进行公共决策,这是现代社会公共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然而,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发生在三个城市的砍伐“具文化符号与文化烙印”树木事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没有征求民众意见,也没有与民众进行任何良性互动。换言之,没有与当地老百姓“打招呼”,“偷偷”进行的。 颇具欣慰的是,景区官微对市民的关切给出了郑重回应:西湖是大家的,我们非常感谢广大市民游客对西湖的关心关爱,今后,我们在对西湖文化景观进行保护提升与改造之前,将充分听取社会公众意见,让更多的市民游客参与到西湖的保护管理工作中来。显然,当地管理部门,已意识到事关公众日常生活的公共事务,不可绕过公众民意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相信西湖“砍树”事件,能成为一个契机,尤其是在事关城市日常生活的公共治理,一定要听取民意,汲取民意,多一些“问计于民”,切不可草率行事,以更好地建设广大市民满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宜居城市。(吴睿鸫)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