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 正文

【地评线】东南网评:让非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大放异彩

2022-06-28 16:55:29 作者:褚芮瑶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这是南宋诗人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对茶百戏的描述。近日,因热播古装电视剧《梦华录》中一段精彩的宋代斗茶表演实力“抢镜”,来自福建武夷山的古老非遗技艺茶百戏颇受关注。有关瓷器的纪录片——《我是你的瓷儿》,以中国手工瓷装饰历史为脉络,以瓷器的颜值为贯穿点,通过讲述手工瓷器之美,拉近我们与瓷儿的距离。从简单的单色釉,繁衍到五彩交融的各类装饰,青花、斗彩、五彩及现代创新装饰等,依托手工瓷器发展时光轴,次第登场。

这些影视作品都在向我们展示着非遗的魅力,这种非遗“破圈”的现象正是我们现在非常乐于看到的,这也意味着非遗已经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中,真正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逐步走向“飞入寻常百姓家”。

现在,汉服、声乐、戏曲、茶艺等传统文化融入到了网络平台和日常生活,可以让更多人去了解到传统文化。非遗“破圈”对于广大年轻人而言,一方面可以丰富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拓宽兴趣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年轻人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知识,增长见识,进一步提升文化内涵。不仅如此,非遗“破圈”也能够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推动文创产品的开发,赋予文创产品更新的文化内涵,提升部分非遗的知名度,扩大陶艺、服装等行业的受众面,进而拓宽经济效应。对于传统文化而言,一方面可以让文化在时代更迭中逐步得以延续;另一方面可以一定程度上提升文化自信,通过展现文化魅力和实力,增强每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凝聚力。

深入挖掘非遗内涵。乡村文化的复兴是大势所趋。我们应大力推进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留住乡村的“魂”,让古老乡村文明承担起乡村振兴的现代使命。可以通过各地政府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通过查阅典籍、地方志、走访群众了解他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和传说等,对于非遗历史背景做好深刻的调查。除此之外,结合当下时代趋势,把握市场的需求点,做好合理融合、有序开发。

创新与传承并驾齐驱。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展现出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做到创新与传承并驾齐驱,开启“非遗+”时代。通过“非遗+振兴”的方式,将非遗手工艺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开发新兴产业链条的同时助力乡村建设,提供更好的经济基础。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文化品牌,既能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为当地发展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加强相应的内容审查。面对文娱节目而言,广电部门要严格审查拍摄所涉及的历史依据和背景,尽量做到如实还原;对于所涉及的道具,也要做好严格把关。对于类似服装和陶瓷等文创产品行业,可以由相关部门邀请专家坐镇,准确评估产品的商业价值以及文化传播价值是否到位,严格把控创改尺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植根于群众的生产生活,饱含着历史的沧桑,体现着群众的思想智慧,展示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构成了一方百姓的精神寄托,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精神价值,是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只有盘活文化资源、激活非遗文化,用更多的非遗文化来服务社会、为乡村振兴助力,才能够使其永葆生机、散发出时代的魅力。(褚芮瑶)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