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谐音梗背后的不端表达
2022-07-14 11:00:01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7月13日,微博管理员消息:为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维护文明健康的社区生态秩序,站方将对利用谐音字、变体字等“错别字”发布、传播不良信息的违规行为开展集中整治。(7月13日 澎湃新闻) 微博,是广大网民自由表达个人言论的空间,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和广泛使用。各种形式、语言风格的表达活跃着微博的空间环境,这其中自然少不了谐音梗的大量使用,以至于玩梗花样百出,“梗王”“梗段子”成为一个时期绕不过去的话题,在一定程度上愉悦了读者的身心,活跃了空间氛围,甚至从网络直接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既然作为表达方式,谐音梗被广泛使用,各个领域,各种错别字的乱用,以此吸引眼球,制造热点,或人身攻击,或将之代替为某些敏感字,一度搞乱了包括微博在内的网络空间。正所谓物极必反,走着走着就可能走向极端。这些行为污染了网络空间,污染了用语习惯,一些谐音梗还涉嫌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干扰破坏网络清新明朗的环境,世人苦谐音梗久矣。整治谐音梗背后的不端表达,是网络运营商们必须正视的课题。 当然,谐音梗并非是原罪,只是部分谐音梗被一些不当、扭曲的表达在网络上加以运用。整治谐音梗,也不应该是逢谐音梗必查,整治对象是那些明显违反公序良俗、违法违纪的语言表达。部分网民担心谐音梗从此被禁,也大可不必为此而担心。谐音梗的愉悦功能,不应因此次整治而失去它的用武之地。 从微博公布的整治措施来看,一是加大排查清理力度,二是完善关键词识别模型,三是建立正向引导机制。这些措施确实涵盖了微博能够采取措施的范围。措施有了,关键看执行落实的力度。落实有力,精准落实,才能有助于对谐音梗进行较为规范的清理、整治,运行效果如何,也有待日后观察。其实,不止是微博,一些短视频平台,也对谐音梗进行整治。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既是要求网络运营商承担起管理之责,需要通过完善的措施,加强网络自身净化能力,微博整治谐音梗,应该是网络运营商自觉履行经营主体责任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广大网民的自觉、自律。正常语境下的表达是可以满足表达需要的,任何合法、合情的表达,甚至是一些带有娱乐性质的谐音梗,也不需要列入限制或禁止的范畴。既严肃又活泼,既规范又愉悦,这应该是各方追求的最大公约数。 谐音梗就像是用土法自制的小菜,偶尔使用,或许怡然笑之。“吃多了”,吃不对劲了,或者自制的土法本来就存在“毒性”,那样就害人害己,得不偿失,就需要整治。(张立)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