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碳账户”还应更多些
2022-11-02 16:14:15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需要完善以碳核算、碳账户等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把个人消费领域的碳排放权交易加入碳市场,从而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个人减碳统计核算与碳排放权交易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近年来,“个人碳账户”逐步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打开手机应用软件,骑行、走路、购买节能产品、不选一次性餐具都可折算成“减排量”,在个人账户里一目了然;登陆小程序,“广东碳普惠”“西宁碳积分”“武汉碳宝包”等令人目不暇接,低碳行动转换为减碳积分,再支持绿色消费,让人不由点赞。 这些包含个人碳排放场景应用、数据采集核算、积分跨界兑换等功能在内的碳减排支持体系,就属于“个人碳账户”。它简便又直观,能够帮助普通人算清“碳账”,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减排意识和效率。 回首十年,正是在这样一个个小细节中,全社会节减排能力不断增强。近十年来,我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26.2%,相当于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9.4亿吨,为碳达峰碳中和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局良好,但任重道远。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能耗强度还有差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中后期,能源总需求在一定时期内还会持续增长。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有60年到70年的过渡期,而我国只有30年左右的时间。能耗强度差距大、能源需求总量高、过渡时间短,这些都意味着,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难度和力度都要比发达国家大得多。 立足基本国情,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就必须加快转变用能方式,实行全面节约战略,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这个源头,不仅在制造端,也在消费端。需要完善以碳核算、碳账户等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持续拓展碳管理的广度、深度与精度,把个人消费领域的碳排放权交易加入碳市场,从而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管理。 细算大账,我国个人消费端的碳排放管理空间巨大,减碳潜力十分可观。从个人角度看,电子支付一次兑换5克碳排放,骑车一分钟兑换1.8克碳排放,这点排放量,与我国数以亿吨计的碳排放总量天壤悬隔。但“小”是相对的。我国是人口大国,以14亿多人口为基数形成的任何消费都是海量的。如果每个人都少耗一度电、少开一天车,14亿多人“减碳”的努力就会有巨大的成效。今年8月,北京“绿色生活季”小程序上线仅半月,参与人数就超过1006万人次,减少碳排放量逾9万吨,相当于6万辆燃油小汽车停驶半年。可见,普通消费者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将个体减碳纳入统计核算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亟需提速。 长远研判,“个人碳账户”的不断完善,也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碳减排的内生动力。目前鼓励消费者减碳的通常方式,是通过政府或平台补贴,使消费者获得消费券或参与公益事业。这种方式虽然简便,但是缺乏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如果消费者都拥有采集与核算标准统一的“个人碳账户”,且消费者与制造商、金融业、政府之间碳数据互联互通,那么个人就可以形成绿色资产、绿色信用,进而有望参与碳汇开发。从加入“减碳”公益到参与“卖碳”生意,减碳价值被提高,消费端的低碳转型势必提速,从而倒逼上游制造商加快绿色发展,进而使供应链上的碳减排环环相扣、彼此促进。把个人消费领域的碳排放权交易加入碳市场,可谓事半功倍。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参与者理应多些再多些。(陆娅楠)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