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篡改考生志愿恶行之外,如何保护志愿“安全”
2023-07-07 09:33:16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
据媒体报道,7月2日,群众报警称自己的高考志愿被篡改,且已经过了网报志愿的截止日期。受案后,7月3日下午,违法行为人项某宇到派出所自首。据悉,项某宇因与同学关系不好,在学校拍下同学的准考证号,使用电脑登录高考招生平台多次试密码,成功登录同学的账号后,非法篡改其高考志愿。目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项某宇行政拘留五日,省招办已准备让受害人重新填报志愿。项某宇表示,“现在后悔又害怕,把填报志愿的电脑也砸了。” 梳理媒体报道可知,近年来,一些高考生被恶意篡改志愿的现象已经发生多起,此前还有过研究生报考者的志愿被恶意篡改的情况。虽然类似事件曝光后,大部分得以妥善解决,作恶者也受到了应有惩处,但在严惩恶意篡改志愿行为的同时,如何防范此类现象,维护严肃的考试规则也是值得思考的议题,相关部门有必要健全管理体系,堵住系统漏洞,让作恶者无可趁之机。 经历过高中阶段和考研阶段紧张学习生活的人,应当都清楚填报志愿意味着什么。如何填报志愿关乎考生进入什么大学、就读什么专业,事关个人前途命运,包含了考生多年的努力和父母的殷切期盼。而恶意篡改他人志愿,显然将导致考生无法按考试成绩和真实意愿选择大学。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无疑让考生的辛苦付出付诸东流,甚至让其前途毁于一旦。可以说,恶意篡改他人志愿比窃取财物等常见犯罪的危害更大,这相当于“盗窃”“涂改”了他人的前途和命运。故理当严厉追究作恶者的法律责任,对其予以治安拘留,对情节严重者则依法启动刑事追责程序,以惩戒恶行,形成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恶意填报、篡改志愿事件发生后,教育主管部门或相关学校均采取了补救措施,或恢复考生志愿,或协助考生重新选报其他志愿。这种事后补救的做法虽然让人欣慰,却未必是最佳选项。或者说,事后补救的做法既有可能挤占其他考生的志愿,甚至超过一定期间后将无法补救,给受害考生带来终身遗憾。 更应关注的是,高考或考研志愿可以被轻易填报、篡改,折射出相关系统存在重大漏洞。据报道,作恶者获悉他人账号和密码后,就可进入其账户填报、更改志愿,完全不需要本人“二次验证”。要知道,人们使用APP转账、支付时,往往还要通过绑定的手机输入验证码或者进行人脸识别后方可成功。即便是游戏网站也会设置二次验证来确保系本人操作。高考志愿填报如此重要的事项,在填报、更改时却不需要二次验证,显然不尽科学合理。 保护考生志愿不被恶意填报和篡改,事关考试严肃性和公信力。因此,既要严惩卑劣的作恶者,更应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健全管理体系。如设置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信息绑定、密码问题保护等,以增强系统的严密性和安全性,为志愿填报增加“技术防线”;同时可在系统中绑定考生本人、家长的手机号码,当填报、更改志愿时,需输入手机验证码或进行人脸识别,确认系“本人操作”,并将填报结果及时推送至本人或家长,以便及时发现疏漏之处,进而确保考生按照本人真实意愿填报志愿,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史洪举)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