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时政观察 > 正文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人民观点)——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科学思想方法⑧

2023-09-25 08:18:24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本报评论部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5日 第 05 版)

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目标努力,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底线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是“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守住底线并不是要消极守成、不敢作为,而是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眼下,各地秋粮陆续开始收获,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平时产得出、供得足,极端情况下顶得上、靠得住。”端牢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让群众“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越来越充实,正是树立底线思维的生动案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前进道路上的伟大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底线思维能力,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能力。提高底线思维能力,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凡事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目标努力,打有准备、有把握之仗,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维护政治安全,强调“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放在第一位”;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做好金融工作,要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坚定战略自信、保持必胜信念,又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胸中有数,见微知著,抓早抓小,我们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种风险我们都要防控,但重点要防控那些可能迟滞或中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全局性风险,这是我一直强调底线思维的根本含义。”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如果防范不及、应对不力,就会传导、叠加、演变、升级,使小的矛盾风险挑战发展成大的矛盾风险挑战。只有坚持底线思维,把形势想得更复杂一点,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做好应对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我们面对纷繁复杂局面时,才能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头脑,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

底线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体现,是“有守”和“有为”的有机统一。守住底线并不是要消极守成、不敢作为,而是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这意味着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常观大势、常思大局,科学预见形势发展走势和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同时做好应对预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同时也要看到,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风险化解能力,对各种风险挑战做到分类施策、果断出手,及时阻断不同领域风险的转化通道,有效掌控局势、化解危机,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木桶有短板就装不满水,但木桶底板有洞就根本装不了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防控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就是加固底板。”新征程上,我们不仅要善于补齐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力量。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